想到这里,刘继隆对众人说道:“眼下官营的行当,各自增长五分价格,入冬后再增长五分,同时将赋税降低到五税一。”
“先以这个秋收来试试,如果不行,再调整也无妨。”
降低五分直接税,增加十分间接税,看似是在加税,但朝廷只能把控主要经济商品,类似一些小作坊和小商品是管不到的。
所以增加十分间接税的收入,大概率不如五分直接税所得。
不过刘继隆本意就是要降低百姓负担,所以减少些许税收,也是在他考虑范围内的。
在刘继隆沉思的同时,高进达等人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纷纷朝廷躬身行礼。
眼见税收的事情定下来,刘继隆又重新接回刚才的话题:“河中河阳的粮草充足,又有两万新卒和五万老卒驻守。”
“如今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作乱,朝廷定然要将其讨平。”
“敕令安破胡、王重荣、曹茂,以安破胡领军三万走晋州北上大同,王重荣率军二万走泽州北上。”
“曹茂率骑兵三千,马步兵七千走胜州进攻大同。”
“同时敕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崔铉南下洛阳,任尚书右仆射,以秘书监崔恕充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刘继隆继续故技重施,但相比较萧邺,崔铉此人态度还是较为强硬,且也有不少手段,所以他不太可能直接献出河东。
刘继隆虽然有些不放心,但他不可能一直节制三军征战,必要时刻还是需要将担子分给麾下将领的。
安破胡与曹茂、王重荣三人合兵六万,哪怕无法轻松讨平河东、大同,也不会耽搁太久的。
想到这里,他收敛心神,而罗隐也趁机询问道:“殿下,那朱全忠和董昌、宋威等人,又该如何处置”
刘继隆闻言,当即说道:“鞭长莫及,对于他们三人,暂时不用表态,日后再出兵讨击也不迟。”
“此外,我军若是开始北征,南边的高骈肯定会趁机进攻福建、江西等处。”
“若是高骈以二镇拒不起运为由,那便敕令高骈将几镇积欠钱粮尽数起运朝廷,若是起运数量不足,则下旨叱责。”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前提是自己足够强大,不然即便得到了天子,也没有什么作用。
如今的刘继隆足够强大,完全可以逼着高骈将钱粮起运,哪怕他不起运也不用担心,借口在这里,高骈天然就矮了朝廷一头,届时南征也更加顺理成章。
“臣遵令……”
高进达等人恭敬应下,随后看刘继隆没有其他吩咐,当即便退出了汉王府。
在他们退出汉王府后不久,朝廷的快马便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但其中最为密集的还是黄河以北的河中、河阳二镇。
随着旨意下达,二镇中各州便很快多了许多摇旗呐喊的人。
“大同叛乱,安都督招募民夫六万随军北上,每日发钱二十!”
“大同叛乱,安都督……”
晋州临汾县内,昔日因为地震而破破烂烂的街道,眼下已经被重新修葺。
不仅如此,街道杂乱的局面也被整治,如今的街道不仅平整干净,更是多了几分朝气蓬勃的味道。
临汾城有五万余口百姓,大部分都是打散工的市民。
不过随着汉军到来,河中地区的土地被重新规划均分,哪怕就算是市民,每人手中也有两三亩地。
尽管汉军三令五申的宣传土地不能买卖,但不少市民也会投机取巧的将土地以五年、十年甚至更多年限来出租给旁人。
拿到钱后,他们则是继续在城内寻求散工的机会,并接下了许多修葺城墙、修浚河道和堰堤的差事。
只是工作始终会结束,由于河中本身水利就维护的不错,所以半年时间过去,衙门发布差事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市民也渐渐焦虑起来。
正因如此,随着衙门有人在街上摇旗呐喊,许多市民便跑出了街坊,来到了大街上。
不过原本欣喜的他们,在听到此次招募的竟然是北上的民夫后,许多人立马生出了离开的想法。
“北边的大同反了”
“大同是哪”
“就是太原北边,听说当地以胡杂为主。”
“那就是胡人朝廷要北上打胡人”
“不是胡人……算了!你以为吧。”
市民男子交头接耳的交谈着,但敢于上前的人却不多。
只是在这散工七八钱的市场上,每日二十钱的价格还是吸引了不少贫苦的市民。
渐渐地,走上前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也被通知七月十五前往城外军营。
类似这样的场景,正在河阳、河中等州不断发生。
军报传到安破胡手上时,他正在临汾县衙内调度粮草运转。
“都督,眼下半月过去,已经征募民夫五万四千余,最多三日便能凑足足够的民夫了。”
衙门内,一名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