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垒砌起两边的石墙才稍有好转——
尽管此时的庇护所没有屋顶,两侧靠石块的重量咬合住的石墙还会漏风,至少能抵挡许多寒冷,防止体温快速流失了。
就连小锯齿虎崽们都知道哪里舒服,白天无所事事时,它们总趴在墙根下,满脸茫然地望着工作中的陈舟二人,偶尔起身打闹一阵,然后再趴在已经被它们卧出坑的老地方发呆。
……
不过缺点和优点总是共存的。
动物稀少意味着没有食肉猛兽出没,没有食物,它们也不会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风大意味着视野开阔,庇护所正处于向阳坡,且周围树木稀疏,站在山上一眼能望出三十多公里。
有时天气足够好,陈舟甚至能看清毛象草原上活动的猛犸群,他相信,居住在这里,只要有人在草原上生火或是狩猎成群的动物,都会被他发现端倪,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至于气温低,同样有好处,那就是保存食物。
猎取的中大型哺乳动物分解后可以直接将吃不了的肉拿到山顶,在雪层上挖出一口冰窖,然后将肉丢到里面冷冻。
可惜的是,由于山上大体型动物太少,陈舟和保尔又忙于搭建庇护所没时间下山狩猎,还得供应三只食量越来越大的小锯齿虎,家里始终没有多余的肉食。
想利用冰雪保存食物,至少也得等庇护所建成再行动了。
……
足足忙碌了十三天,由石块和木材搭建的庇护所总算完工。
整个庇护所室内高2.1m,面积大约25平方米,沿长方形天然凹坑建立。
庇护所左右两侧为石头垒砌的厚实墙壁,墙壁内外都塞了苔藓树皮,抹了一些松脂黏合,又在最外层涂了层混合了松针的泥土,完成后保温性能不错。
其入口由松木封闭,上下垒砌一根根砍出简易榫卯结构的树干,紧密咬合在一起后又使用伞绳加固,树干的缝隙间同样塞入了苔藓,抹了松脂。
因为做不出好用的门轴,陈舟只能退而求其次,给庇护所制造了一个“可拆卸式”大门。
整扇大门由大腿粗的树干排列打造,足有100多斤,从外面关门时只需用一根圆木顶住大门即可,进屋后则需要将伞绳紧紧拴在屋内的桩子上,才能保证木门不向外倒。
假如给陈舟足够的时间,以他掌握的知识,完全可以搭建更宽敞,更美观,更精巧的庇护所。
然而自从入秋,白哈尔山脉的气温已经一日低过一日,从山上往下看,毛象草原的植被也泛起了代表枯萎的黄色,这说明严冬就要到来。
可能再过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第一场霜就会染白整个世界。
临此关头,储存食物远比搭建完美的庇护所更重要,更何况为了抢夺日后出现的空投补给,陈舟还得制造武器和防具,做好战斗准备。
这种时候,他怎么敢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