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海上对抗之始(5 / 5)

指令下达,旋翼捲起巨大的气流,两架直升机拔地而起,朝著返回舱的理论落点飞去。

下午3:52,,返回舱在三顶巨大的橙白相间主降落伞的牵引下,如同凯旋的星际探险家,稳稳地溅落在海面上。

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飞控中心传来的最终落点数据,让整个舰桥响起了一阵压抑的、充满自豪的讚嘆声。

“最终落点偏差485米。”

李崢的嘴角,终於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这个数字所蕴含的力量。

这是写给全世界看的实力证明。

直播镜头下,全世界的观眾,都见证了一场教科书级別的远海回收作业。

直升机抵达返回舱上空,呈“品”字形悬停警戒。

其中一架直升机的舱门打开,四名身手矫健的海军蛙人,如同离弦之箭,顺著速降绳索滑入海中,迅速向返回舱游去。

下午三时五十八分,蛙人们熟练地为返回舱安装了海上定位信標和大型充气浮囊,確保其在风浪中的绝对稳定。

隨后,他们掛上了高强度拖曳缆。整个过程不到四分钟,动作精准,配合默契,显然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

四点出头,远洋救助打捞船长庚星號巨大的船身,缓缓驶来。

它没有像传统打捞船那样靠近目標,而是在百米外停下。

船尾,一个巨大的a型起重架缓缓抬起,上面掛载著一个半潜式的无人智能回收网。

四点十二分,在蛙人的引导下,返回舱被平稳地拖曳至回收网內並固定。

隨后,长庚星號的船员启动回收程序,整个回收网连同返回舱一起,被平稳地缓缓地提升出水面,沥乾海水后,安放在甲板中央一个特製的缓衝支架上。

四时二十分,早已等候在甲板上的航天技术人员,穿著白色的无尘工作服,一拥而上,开始对返回舱进行状態检查、数据记录和安全固定。

整个回收过程,持续了不到三十分钟。

全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没有一丝慌乱,没有一次失误。

它不像一次充满不確定性的海上救援,更像一场在自家工厂流水线上、对一个工业製成品进行的標准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