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回家!!!(3 / 4)

没有接到作战的命令。

再看看那些已经完成作战任务的兄弟部队。

从“白眼狼”撤军后,别的部队受到了国内群众的热烈欢迎,立功嘉奖不断的时候。

刘喜顺彻底坐不住了,他们向前前指请战,请求让他们出境作战。

但对“白眼狼”的惩罚目的已经达到,各部队已经开始回撤,已经没有什么仗可打了。

但是,150师却一再请求出战。

因为150师在战前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这些新兵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

即使没有什么大仗可打,让战士们到战场上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

最终,做镇前线指挥部的刘之野考虑再三后便同意了150师出境的要求。

他们的任务是执行掩护回撤部队安全。

3月6日,150师全师出动,前往前线。

坐在出征的卡车上,战士们心潮澎湃,内心非常的激动。

尤其是一些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

此时这些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在激动的内心下,可能并不清楚真正的战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就在150师出征的前一天。

也就是在3月5日这一天,夏新社发表声明,宣布自卫还击效果已经达到,夏军边防部队开始撤军。

但是在夏军撤军的过程中,敌军会随时发动反扑。

所以说,虽然夏军决定撤军,但战斗并没有结束。

因此,150师入境以后还是多少有些仗可以打的。

事实也是这样,150师入境以后,尤其是刘喜顺所在的448团还曾全歼过一个山头上的敌军。

这对于一个新兵较多的部队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给448团在自卫反击战当中留下了一个永远的伤疤。

在基本完成掩护回撤部队的任务以后,上级命令有序回程国内。

接到命令后,448团也按时出发回撤。

当时,上级命令448团分两路回撤,目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收缴沿途的物资。

而就是这种分歧,最终导致了重大问题的出现。

当时,448团团长带一队,团副带一队。

而刘喜顺所在的一营随团长所带的这支队伍搜索回撤。

当时夏军基本处于胜利回撤的阶段,在很多人的心里就有一种轻敌的思想。

他们认为敌军已被打退,已经没有力量再组织反攻。

因此部队在回撤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做任何的防备。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团副所带的这支部队,在回撤的过程中,却早已被敌军的一支部队盯上,而危险正在一步步向他们逼近。

终于,3月12日下午,敌人向团副所带的448团一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448团一部,很快陷入重围,境况非常危险。

就在448团一部深陷敌军重围之时,由448团团长带领的团部也与敌军遭遇上。

敌军的反扑十分厉害,团部当时又基本上没有任何防备思想,因此造成了不少的伤亡。

就在夏军全部军队回程回国的最后一天,448团还在战场与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

由于部队伤亡太大,刘喜顺所在的炊事班以及部队其它非战斗人员也都被编进了战斗序列。

可以想象当时的战况有多惨烈。

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刘喜顺所在的连队已经伤亡过半了。

如果再这样战斗下去,全连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因此,在15日夜,连里决定向营部靠拢,合并一处,继续战斗。

但就在他们追赶营部的路上,他们再次陷入敌军的包围。

一番激烈的战斗过后,刘喜顺等7人被打散了,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他们这7人中,除了指导员,剩下的分别是连队炊事班给养员刘喜顺、连队文书、饲养班长、炊事班长和两个新兵。

这些人除了指导员之外,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战斗。

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刘喜顺他们在山里的密林里摸索前进了4天时间。

在这4天时间里,他们的粮食早已吃完,没有水喝,就靠收集露水。

这时,他们几人的行踪已经被敌军发现了。

如果一直在山里呆下去,即使没有与敌军战斗牺牲,他们也会被困死在这里。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突围,才有活路!”指导员沉声道。

19日晚上,突围开始了。

刘喜顺他们昼伏夜出,白天在山洞里隐蔽,晚上潜行寻找部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敌军的一个潜伏山洞。

幸运的是山洞里竟然有粮食还有水,这也为多少补充一些物资。

就这样,刘喜顺他们一直摸索前进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