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钟家的诚意!钟小艾面见穆辰!(1 / 2)

散会之后,穆辰独自回到特派员办公室。

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目光沉静地俯瞰着京州。

脑海中反复回想着刚才会议上的讨论。

协调?轮岗?临时抽调?

这些措施,只能缓解一时之痛,却治不了根本的沉疴。

高育良的方案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协调的成本、轮岗带来的衔接问题、临时人员的专业素养……每一项都可能成为新的堵点,甚至引发新的矛盾。

试点工程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巨型机器,为了维持这台巨型机器,而不得不抽走了汉东其他地方的零件!

汉东的确能坚持一阵,但又能坚持多久?

光靠挺过去、咬咬牙或者复杂的协调机制,能挺多久?

问题的核心,在于人!

在于能真正挑起重担、独当一面的中层骨干力量的匮乏!

赵立春在汉东经营多年,任人唯亲、贪腐横行,如同毒瘤般侵蚀了干部队伍的根基。

真正有能力、有操守、敢担当的干部,要么被排挤压制,要么被同化腐蚀,要么心灰意冷。

如今赵立春虽倒,但留下的,是一个人才结构严重失衡、青黄不接的局面。

试点工程抽走的,恰恰是那些经过考验、相对能干、能顶上去的骨干。

留下的,要么是庸碌之辈,要么是赵家余毒尚未肃清、心思不纯之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强健的筋骨,再宏伟的蓝图也撑不起来。

穆辰眉头深锁。

从省内外引进?可这又谈何容易。

真正有能力又愿意来汉东趟这趟浑水的人,少之又少。

仓促引进,鱼龙混杂,风险更大。

内部挖掘培养?

远水解不了近渴。

试点工程的推进速度,等不起!

而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秘书轻轻敲门进来。

“特派员,省纪委钟小艾副书记来了,说有要事向您汇报。”

钟小艾?

穆辰眼神微动。

这位新上任的省纪委副书记,在反贪局与祁同伟的冲突才过去不久,此刻主动找来,所为何事?

穆辰略一沉吟,点了点头。

“请她进来。”

很快,钟小艾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步伐沉稳地走了进来。

“特派员同志,打扰您了。”

钟小艾笑着说道。

“钟书记请坐。”

穆辰回到办公桌后坐下,神色平静无波。

“刚上任就如此勤勉,辛苦了。”

“有什么事吗?”

钟小艾在穆辰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腰背挺直,姿态恭敬却不失从容。

“特派员,我听说省委刚刚开了个碰头会,讨论干部缺额和工作协调的问题?”

她的消息很灵通。

穆辰不动声色地看着她,说道:“钟书记消息很及时。”

“确实,试点工程抽调骨干过多,基层和部分省直部门运转出现了一些困难。”

“怎么,钟书记有什么高见?”

看来,钟小艾,是有备而来啊!

“高见不敢当。”

钟小艾微微一笑,眼神坦荡,笑着说道:“只是刚才在省纪委那边,和田书记、还有几位同志聊起汉东当前的工作难点。”

“大家都深感干部队伍力量不足,尤其是能挑重担、懂业务、有担当的中层骨干,确实是个大问题。”

她顿了顿,观察了一下穆辰的表情后,继续说道:

“我在汉东时间不长,也不认识什么人,但在京城工作多年,也认识一些有真才实学、作风正派、愿意扎根地方的同志。”

钟小艾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薄薄的文件夹,双手递到穆辰面前。

“这是我初步整理的一份名单,以及这些同志的基本情况和过往主要工作成绩。”

“他们大多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经验,能力也经过实践检验,目前或是在京城部委、或是在其他省市工作,但都有意愿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我觉得,或许能为特派员您分忧,为汉东补充一些急需的骨干力量。”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是否合适,还需要特派员您和省委组织部严格把关。”

穆辰的目光落在那个薄薄的文件夹上。

钟小艾的意图,昭然若揭。

这绝非简单的举荐人才,而是钟家势力试图趁汉东权力洗牌、干部青黄不接之际,向汉东核心领域安插人手的第一步!

但不得不说,钟小艾,又或者说她背后的钟家,对现在汉东的情况把握得很准确!

汉东确实缺人,缺有能力的人!

穆辰还真不好拒绝!

毕竟名单上若真有可用之才,拒之门外,也是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