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省委常委会议!各自的心思!(1 / 2)

省委办公大楼。

一间小会议室。

虽然会议室没有省委常委会议厅的大,但气氛却要比往日的常委会议更显凝重。

正所谓小事开大会。

大事开小会。

如今这只有几个人的会议,显然是要决定某种大事!

会议桌上。

穆辰居中而坐,指尖轻叩桌面,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几人。

分别是省委书记沙瑞金!

省长赵达功!

政法委书记高育良!

省委组织部部长吴春林!

“人都到齐了。”

穆辰率先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海神针般的沉稳。

开口说道:“今天请各位来,就一个事,解决眼下的干部缺额和工作协调问题。”

“吴春林同志,先把具体情况再跟大家通个气。”

省委组织部部长吴春林点了点头。

拿起面前的文件,语气严谨的说道:

“截至目前,全省被抽调到试点工程各级指挥部的干部共计一千余人,其中处级以上两百余人,科级及以下一千余人。”

“涉及省政府一共十八个部门,在多个地级市皆有抽调精英骨干人员。”

“基层反映很强烈,尤其是被抽走骨干最多的地区,原有的信访、民政、乡村振兴等日常工作,因骨干被抽走,已经难以维持正常工作!”

“省政府方面虽然还能维持,但速度也是大大的减慢。”

“所以现在咱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这个问题继续存在下去!”

而吴春林的话,才刚刚说完。

几乎没有任何空隙时间。

赵达功就已经忍不住皱紧了眉头,语气急切的说道:

“春林同志的数据很直观,但基层的难处,比数据更扎心。”

他看向众人,作为省长,感受最是深切。

此刻的确是情真意切的说道:

“我之前去林城调研的时候,一个副县长跟我叫苦,他手里原本管着民政和农业。”

“现在被抽去试点工程指挥部当副总指挥。”

“局里就剩个刚转正的科员撑着!”

“群众来办事情,跑三趟都找不到能签字的人!”

“而这还不是个例!”

赵达功加重了语气,说道:“试点工程要抓,但几千万百姓的日子也得过。”

“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春耕备耕……哪一样能等?

“可以先从省内外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再临时招聘一批辅助人员,至少把日常工作的窟窿填上。”

赵达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然而。

他的话刚落,沙瑞金便微微摇了摇头。

说道:“达功同志的心情我理解,但增加人手,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事。”

“现在的情况,本质上是试点工程启动带来的阵痛。”

“就像一个人换骨头,疼是难免的,但不能一疼就打麻药,得扛过去。”

“基层干部是苦,但哪个时期不苦?当年攻坚的时候,多少干部连轴转,不也扛过来了?”

沙瑞金看向赵达功,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让

“试点工程最多一年半载就能步入正轨,到时候人自然能撤回来。”

“可要是现在贸然增加人手,编制怎么办?经费从哪来?”

“汉东的财政盘子就这么大,再养一批人,今年说不定还能顶住,但明年、后年怎么办?难道要靠上面拨款填窟窿?”

“机构臃肿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沙瑞金的话让气氛瞬间沉了几分。

赵达功刚想反驳,坐在旁边的高育良却先开了口。

“瑞金同志考虑长远,有道理。”

“达功同志关注当下,也没错。”

“其实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加不加人,而在于怎么协调。”

高育良虽然只是短短三句话,却是一针见血!

随后高育良顿了顿。

组织好语言后,缓缓说道:

“我觉得我们的协调机制,可以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咱们完全可以让省厅各部门、各地市,梳理现有人员编制,把那些长期闲置、岗位重叠的人员,临时调配到缺人的岗位。”

“尤其是基层窗口单位,这种现象很严重嘛。”

“而且咱们还可以让试点工程指挥部可以实行轮岗制,一半人在前线,一半人回原单位处理日常,两周一轮换,既不耽误试点,也不影响本职。”

“这样虽然也累了些,但至少还能坚持。”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省警校、高校临时抽调一批实习生,由老干部带教,既能解决人手问题,也能锻炼新人,还不用增加编制。”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