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五金厂如果能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匆匆数日。
合作社和育种中心迎来了夏收的日子。
其他公社那个羡慕啊,现在都知道了集中育秧的好处,但又拿不出来那么多的资金建设育种基地。
像那种全钢架的育秧基地,投资很大,关键是其他公社各大队都基本上废了,分田到户,再也没能力改这种大型的工程。
好在种植的【南光三号】救了他们一命,虽然收割的时间会有所推迟,但勉强也能赶上夏种的时间。
合作社农机大队的各种农用机械开进了田里,收割机展现出强大的效率。
方唯从一开始就积极推行农机的运用,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干啥不好?整个夏收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最后的统计结果给方唯一个大大惊喜。
【南光三号】稻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和今年的极端天气有关,既然实现了品种异变,产量一句突破了之前的天花板。
异变稻种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600斤,而且口感还有进一步的提升。
“支书,怎么会这样?”
赵金生等人在拿到了统计数据之后吗,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百思不得其解。
“就是我们培育的稻种发生了异变,已经和之前的【南光三号】稻种有了诸多的不同。所以,这是我们培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可以命名为【南光四号】稻种。”
方唯给大家解释了一番,众人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新稻种好啊,产量提高了、口感提升了,想必能卖一个好价钱吧?
“支书,这个【南光四号】稻种该怎么定价?”
“我觉得应该定在每斤2.98元,不排除未来还会涨价。”
方唯没有一下子把价格定的太高,说实话,现在的稻种实在是太便宜了,其实对育种企业的未来发展很不利。
过了几天。
育种中心的统计报表也出来了,中心培育的稻种并没有发生异变,产量和往年持平,4万亩水田产出了56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
合作社产出了6900万斤【农优76】稻种,以及3200万斤【南光四号】稻种。
从下一季开始,合作社和育种中心就会全面转向【南光四号】稻种的培育,不再生产【南光三号】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