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异变,【南光四号】诞生(2 / 3)

会飞速进步、制造工艺也会不断地进步。

同样一条生产线,在这边能发挥出120%甚至200%的功效。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制冷设备厂】

【设施等级:(16级,0\5亿点)】

【设施属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水平、提高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设计研发成功率。】

【在此建筑内生产劳动,全属性额外增加80%,畅销+1,育才+1】

【总点数:408098020点。】

方唯把制冷设备厂升级到15级的时候,试图和电风扇厂进行合并,但却不行。他之前还以为成立了集团公司就可以将下属的企业进行合并,但显然是他想错了。

这样的话,每一家工厂都需要单独升级,对点数的需求量又要增加。

他琢磨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厂子无法合并,如果是同一类型的厂子是不是就能合并?比如像竹器厂建设第二工厂或第三工厂,也许就能合并。

不过这个事儿还需要验证,暂时不需要考虑。

方唯在工厂里转了半天,中午他没有让张文远安排饭食,而是和郑豹等人去了外面找当地的美食去了。

有时候大排档也能找到地道的美食,不一定非要去大酒店。

下午。

方唯则去了电风扇厂视察工作,并和管理层开了个会,听取了他们经营汇报。

电风扇厂发展的也很不错,今年又推出了几款新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的提升。【瑶岭牌电风扇】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同时还帮一家香江品牌做贴牌生产。

但方唯却发现集团公司的管理费用大增,尤其是招待费用增长的过快。

“张总,这个问题你怎么解释?”

“是这样的,因为引进制冷设备生产线,厂商来考察过几次,后来又派出了技术人员其拿来调试设备。这部份费用一次摊销进账,所以看起来很显眼。”

张文远的解释合情合理,方唯随即通知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结论和对方说的差不多。

这就没问题了,该花的钱要花,但个人在里面多吃多占或者乱花钱,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过了两天。

厂里就传来了好消息,空调生产线提前调试完毕,可以进入试生产。

方唯也没想到,属性的加成作用居然对设备的调试也有用。既然赶上了,他就参加了试生产的开机仪式,并见证了第一台空调机下线的完整过程。

张文远兴奋坏了,他为了这个项目整整忙活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终于见到了成果。

一个班次的试生产结束,产品经过检验全部合格。

晚上。

公司举行了庆功宴,方唯也情不自禁的多喝了几杯酒。

厂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之后,就会转入正式生产阶段,产品就可以大批量上市销售了。

张文远一直很重视销售渠道的建设,因为有之前的良好基础,所以空调产品在销售上渠道不存在任何问题,就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已。

方唯等人在香山呆了一周的时间,便乘车返回了社里。

“方支书,这几天在公社突然冒出来了三家小五金厂,他们同样是生产锁具。”

回到社里的第二天,范志鹏就跑到办公室来找方唯,说了一个新的动向。

有几家其他公社的社队企业,居然也搬到了瑶岭公社,同样是五金厂也是生产锁具。

范志鹏就有点上火,大家各干各的,对方非要凑过来是啥意思?其实社里的五金厂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技术能力上来说,都比那几家小厂要强,不是害怕,只是觉得对方这么做就很莫名其妙。

“范厂长,我看这未必是坏事。扎堆有扎堆的好处,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反而能形成规模效益。你不用管他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方唯不禁乐了,人家并不蠢,之所以搬迁到一块儿就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

以后前来采购的客户可以货比三家,而且还能找到更多的款式,实际上对大家都有好处。

范志鹏听到他这么说,才恍然大悟。

“那我就明白了,不管他们,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产品。”

范志鹏在方唯的办公室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匆匆离去。

厂里还有大一堆事情在等着他呢,他也没心思在外面呆的太久。

等过了几天,瑶岭公社又多了几家小作坊,人家同样是生产锁具,这玩意的技术门槛不高,利润还不错,吸引更多的人进场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个体厂子的规模很难做大,现在要求的是个体户的雇工人数不能超过8人,也没办法做大。

方唯随后让人去打听了一下,有两家所谓的社队企业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是被私人承包的。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集体企业,就可以规避很多限制。

他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