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4 / 6)

塌房,

这外姓第一的宝座,也该换人坐坐了。

司马懿倒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取代于禁。

只是于禁的资源太雄厚。

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哪怕只是分走于禁的部分资源,在曹魏都足够潇洒一辈子了。

司马懿并不安于现状,要想快速晋升,只有获得战功。

而要想最大程度的获得战功,只有独自领军才行。

“臣推举一人,此人姓郭名淮字伯济。”

“太原阳曲人,乃前大司农郭全之孙也。”

“此人熟读兵书,通晓军略,是一位将才。”

“魏公何不令其从征于曹仁将军军中,也好使其建功。”

司马懿一如既往地以退为进。

他也属于年轻一辈,但只推举同龄人,而对自己则是缄口不提。

“……也罢,既传我令,命郭淮随曹仁一同前往江陵驻守。”

曹操也是实在人,既然你不毛遂自荐,那我可就真不用了哈。

司马懿也不恼,只喏喏称是。

不表。

……

这边,曹仁领军进驻了江陵。

江陵守将正是张允,知曹仁是来帮忙,即打开城门,让其军士入城。

两边见礼,又聊了一些城池防务细节。

正说时,忽见江南岸旗幡隐隐,戈戟重重。

料是东吴已动兵矣,于是两人即领兵赶往墙头。

果然见着大量船队,逆江而来,鸣鼓呐喊而进。

帅旗上高写着一个“周”字,正是东吴都督周瑜。

他自辞了李翊后,暗下决心要建一功,打场漂亮仗给齐人看看。

好叫其不敢小觑吴人。

于是命凌统为先锋,韩当为左翼,陈武为右翼。

周瑜自部领诸将接应,只奔江水而来。

“此何人也?”

曹仁问一旁的张允。

张允略带惊讶地看向曹仁,仿佛再说周瑜你都不认识?

这位可是咱们荆州人的老苦主了。

“此人便是江东周郎,是那紫髯小儿的倚重之臣。”

“……周郎?可是周瑜?”曹仁问。

“……是。”

“……呵呵,此辈便是跟随孙伯符一起起兵,攻打江东的那个?”

“我观此人平平无奇,并无甚英奇之略啊。”

“……将军切不可小觑此人,前江夏太守黄祖,正是败于此人之手。”

“杀身丧命,损兵折将!”

听出曹仁语气中的轻蔑之意,张允脸色其实并不好看。

贬低敌人,等于是贬低自己。

周瑜算是荆州人这些年的苦主了,结果你一句平平无奇把他踩的一无是处。

那与他斗了多年的我们,又算什么呢?

“……好罢,这周郎实力如何,待我一试便知。”

曹仁说完,便要率军出战。

张允也不阻拦,他也想看看魏军的水上功夫如何。

只是提醒了两声,让曹仁多加小心。

“……哼,汝观这周郎比之李子玉如何?”

曹仁也是有话说的。

我在北方打的都是什么人呐?

打的那是李翊、关羽啊。

你南方的战斗强度,明显比不上咱北方嘛!

曹仁领了一支水军,出了江口。

早早见着东吴船只,蔽江而来。

为首一员少年将军,脚踩船头上大呼:

“吾乃凌公绩也!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

曹仁遣麾下水将秦阳出战。

两船将近,那凌统一枪将秦阳朔倒,跌入水中淹死。

凌统趁势驱船大进,万弩齐发。

曹军不能抵挡,右边陈武,左边韩当,直入曹军队中。

而曹仁所部,大多为兖州、青州、豫州之兵,素不习水战。

大江面上,战船一摆,众人脚下立不住。

一经接战,纷纷落河吃水。

周瑜所部三路战船,长驱直入,纵横水面,无人可挡。

一面射箭发矢,一面投石击船。

曹军中箭挨砸者,不计其数。

从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直杀到江陵城下。

周瑜虽然得利,但又恐江陵城中兵马尽出。

到时候寡不敌众,反而不美。

况且此来,本是为证明自身实力的。

也犯不着为齐国如此拼命,遂下令鸣金收兵,收住船只。

曹仁败回城上,整顿军士。

对张允言道:

“公诚不欺我,这江东水军,非我北军所能比。”

“我等于马背上作战所向披靡,可到了舟船之上,竟无立地之能也。”

“……惭愧惭愧,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