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刘备进位齐王,李翊受封丞相(2 / 6)

你要是再不称王,手底下人都没法封了。

何况大伙儿都盼着你称王,然后好“攀龙附凤,建功立业”呢。

所以老刘你称王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要为手下人着想啊。

“此为群臣所签之劝进表。”

“翊七易其稿,孔明亲校,凡四十一人联署。”

李翊昨天又拉了几人进来联名,都是刘营重臣。

“窃闻天命有归,神器难以久虚。”

“今汉室倾颓,奸雄窃命。”

“明公以帝室之胄,总揽英雄,思靖家国。”

“明公今日之举,实为兴复汉室之基。”

“愿明公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念。”

“即王位,使海内知汉祀未绝,使奸雄知天命有归。”

话落,李翊身形一晃,将案椅上的一只杯子碰倒。

众人闻得杯响,齐刷刷地跪在地上,高声大呼:

“请主公进王爵之位,以承天命。”

刘备明白,众人都是有备而来。

只一味地摇头,拒绝众人的好意:

“备德薄智短,要吾僭居王位,吾必不敢。”

“公等可再商议长策。”

见刘备再次拒绝,李翊也并非是没有准备后手。

他只冲一旁跪在地上的张飞使了个眼色,张飞当即会意,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众弟兄都盼着兄长称王,兄长连番推脱,就不怕寒了众弟兄们的心吗!”

“况且,异姓之人,皆欲为王。”

“何况兄长乃汉朝宗派!”

“莫说进位王爵,便是就称皇帝,又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众臣之中,有不少人脸色大变。

心道,这种话也只有张飞才敢当众说出来了。

也难怪李翊要把他一起给带过来。

毫无疑问,刘备闻得张飞此话,勃然大怒,厉声叱道:

“……益德,当着诸大臣之面。”

“休得胡言乱语!”

张飞遂不敢再言。

刘备背着手,目光掠过众人。

就这样僵持了许久,刘备才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诸公好意,备已心领。”

“只是称王乃是大事,目今天子尚在,豪杰并起。”

“备不过据有五州不足之地,何敢此时冒然进王爵?”

“此事容后再议,诸公难得齐聚。”

“且欢饮三日,三日之后,诸位可各回州郡。”

刘备到底还是拒绝了众人的劝进。

不是他不敢,而是他单纯觉得此时不合适。

整个东汉朝,除了诸王子及其后裔之外,还没有哪个人被单独拎出来封过王。

刘备还不想开这个先列,冒这个险。

刘备乃辞去众人,命庖人设宴。

众臣见此,遂纷纷找到李翊,问现在该如何是好。

李翊微作沉吟,道:

“吾自有计,愿诸公勿疑。”

于是众人便跟着到宴会上喝酒,席间并不再提称王一事。

酒至半酣时,

李翊忽然捂住胸口,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众人大惊,急忙将之救起。

刘备亦是惊得从座位上站起,掠过众人来看李翊。

又命华佗赶来医治。

华佗至,即为李翊把脉。

刘备面色苍白,如丧考妣地问:

“……华神医,先生他、他怎么样了。”

华佗沉吟许久,乃道:

“将军勿疑,郯侯只是有些操劳过度,伤了身。”

“待吾煎煮两幅汤药,给郯侯服用。”

“便可痊愈。”

刘备这才放心,重赏华佗,又命赵云扶李翊回房间休息。

“……子玉累倒,皆为备之事劳神。”

“今先生不在,备亦无心饮酒。”

“诸公可以撤了。”

刘备挥了挥手,一心念着李翊,对宴席上的美酒野味却是意兴阑珊。

众人见此,也只好告辞。

药童很快抓好了药,刘备亲自煎服。

煎好之后,乃至李翊房间,喂他吃药。

此时李翊已醒,见刘备进来,乃道:

“此事只交由下人去做便好,主公何必亲自劳神费力?”

刘备长叹一声:

“使先生劬劳至此者,备之过也!”

又瞥见李翊黑眼圈发重,尽显疲惫之色,竟潸然泪下。

“昔年郯县初见,卿笑言‘愿为君解鞍马之劳’。“

“岂料竟累卿(哽咽)至于形销骨立!”

“备实在是痛心疾首。”

李翊乃执刘备手道:

“主公见臣鞍疮而泣,臣睹主公髀肉复生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