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臣即可。”
刘备恍然大悟,顿时明白李翊是什么意思了。
感情是他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又不免看向诸葛亮,忍不住自嘲似地说道:
“吾与子玉相识九年,君尚未与其见上一面。”
“如何仅凭书信一封,便能猜透其心意如何?”
诸葛亮乃解释道:
“古人云:君以察臣,臣以事君。”
“今郯侯初定冀州,正宜收揽人心之时。”
“然彼若贸然封赏,恐有失君臣之礼。”
“故于信中但言分赐己之食邑,而于增益户数之事,绝口不提。”
言外之意,老李就是想向刘备讨要户数,好封赏将士。
但这种话不能明说,所以只能通过说把自己的食邑分出来的话。
以此来暗示老刘。
刘备醍醐灌顶,一拍脑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吾与子玉相识这么多年,其岂疑我耶?”
在老刘看来,
只要李翊开口,要什么刘备都会给他的。
又何必搞这些弯弯绕绕,来暗示他呢?
但诸葛亮却明白,君主可以善待自己的臣子。
可臣子却必须时时刻刻记着,他是自己的君主。
这是为臣子的基本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