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论是河南还是河北,都不希望刘表倒向对方。
然刘表面对两边抛来的橄榄枝,却一时踌躇难决。
在蒯越、韩嵩等人的建议下,刘表折中取之,命韩嵩先去往河南,替他见一见曹操、刘备。
一观此二人才略如何,是否值得合作。
二观河南战力是否足备,看看他们是否具备击败河北的实力。
倘若以上两点全部满足,刘表将会认真考虑改变他的“作壁上观”之策,从而亲身下场。
此时,从事中郎将韩嵩已经顺利返回。
刘表即将韩嵩接入,问道:
“君此去河南,山遥路远,怎的折返如此快耶?”
韩嵩解释道:
“嵩此去河南,见着了曹司空与刘将军,故并未去往徐州,省了一段路程。”
“因而回的快。”
刘备离开徐州了?
刘表待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颇感震惊。
由于有信息差,刘表目前只知道李翊在出征青州,刘备坐守徐州下邳大后方,统筹军务。
怎的刘备突然离开了?
“汝适才说同时见着了曹操、刘备,莫非这二人此时在一处?”
“……是。”
韩嵩直言不讳,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告诉刘表。
“接到可靠消息,青州的战事进行的相当顺利,故而刘备提前领了一支军马,离开下邳。”
“赶往了东郡,与曹操军会合,助力兖州守御袁军进攻。”
唔……
竟如此之快?
刘表不单单是震惊刘备居然一起动身前往兖州了,更加震惊青州的战事解决的如此迅速。
如果青州的威胁不摆平,刘备岂敢动身,举大军离开。
“徐州是何人用兵于青州?”
“禀使君,是郯侯李翊。”
韩嵩躬身答,“此人被曹司空与刘将军共同推举为河南谋主,天子赐剑,总督四州兵马,可谓风光无两。”
“比之当年苏秦佩六国相印时,亦不遑多让。”
“李翊此次出征青州,仅用时不到两月时间,便将之平定。”
“故坊间皆有言,李翊成乐毅之功,必助刘备为昭王之事。”
嘶……
刘表眉头皱起,但这次却不是震惊,而是感到不悦。
韩嵩张口李翊如何如何,闭口刘备怎样怎样。
似乎全然忘了自己是荆州之臣的身份了。
“……罢了,既然不用专程跑徐州一趟,倒也省事。”
“汝且说说,这次去往河南,观曹刘如何。”
“可能胜过袁绍否?”
韩嵩不假思索答:
“曹操有英气之略,善能用兵。”
“刘备宽仁待人,贤俊多归。”
“此二人兵众虽不及袁绍,然皆能得人死力,用兵如神。”
“我料袁绍虽初能占上风,然必不能久持。”
“早晚为曹刘所败,既荆州毗邻河南,主公不妨助之。”
“待将来分出胜负之后,曹刘不论是敌是友,都将以主公、以荆州为重。”
“愿主公详思之!”
刘表眉宇间一川不平,冷冷地问道:
“汝此次到河南,可曾见过天子?”
韩嵩答:
“见过天子了,我向天子纳了荆州的岁贡。”
“天子拜我为侍中,又令我领零陵太守。”
刘表闻言大怒:
“汝怀二心耶!”
遂喝令刀斧手,将韩嵩推出去斩首。
韩嵩惊问,我何负之有?
刘表答道:
“今谁人不知,陈地朝廷乃曹操、刘备之附庸?”
“天子诏令所出,俱先过司空府与左将军府。”
“天子之意,岂不为曹操、刘备之意乎?”
“天子若当真有意命汝为侍中,留汝在朝中为天子之臣也罢,倒不复为我而死。”
“然又命汝为零陵太守,汝怎敢接令?”
零陵地处荆州,按理说应该有刘表这个荆州牧亲自来任免。
朝廷此举,虽不明是不是出自曹刘的意思。
但很明显这道旨意,暗藏削弱分化他这个荆州牧的冷箭。
刘表主政一方多年,岂会看不出来?
韩嵩大呼道:
“主公负嵩,焉不复主公!”
韩嵩当然叫冤,不管朝廷旨意是不是出自曹操、刘备。
但天子诏发来,他总不敢不受吧?
时蒯良在侧,赶忙出来劝阻道:
“嵩未去之前,先有此言矣。”
“今虽斩韩嵩,亦不能解决眼前之事。”
刘表见此,乃赦免了韩嵩。
此事暂告一段落。
蒯良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