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国让可别忘了。”
“兵法还有云,‘是以十攻一也,则我众而敌寡也’。”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打仗就是要发挥人数优势。
孙武本人是非常肯定以多欺少的战法的。
能群殴何必单挑呢?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在少数,虽然值得赞颂,却并非大将之法。
李翊现在就是要利用人数优势,欺负张郃东平陵人少。
陈到、赵云、张飞等营中诸将闻得此言,蓦地转过头来,用希冀的目光看向李翊。
李翊一扬唇,声中平平,有条不紊地说道:
“穴战之难,无非是惧‘瓮听’之法耳。”
“倘使遣一路兵马,夜里佯攻,使之敲锣打鼓,并不厮杀。”
“张郃防备之余,自是难以窃听我军地下动向。”
“如此往复,张郃只道是疲兵战术,并不以我穴攻为意。”
“诚如是,便能用最短时间,掘出一条地道来,杀入城中去。”
“若地道一通,另遣一队敢死之士,速发入城,与我成为大军里应外合,内外夹攻。”
“如此东平陵可破,张郃亦可擒也。”
李翊将计策娓娓道来,尾音微扬,像是在等诸将的反应。
中军帐内,立时炸裂。
赵云也好,张飞也罢,无不为之精神一振。
众人眼中的疑虑也顿时打消,原来这便是先生所言的发挥人数优势。
利用咱们人多,不仅可以派遣一支部队前去挖掘地道。
还能够腾出手来,遣一支佯攻部队,敲锣打鼓,以作疲兵之法。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让张郃弄不清楚我们到底采用的何种战术。
妙,妙哉!
大都督真是把兵法给用活了。
此法不也应了那句,“避实就虚,以强击弱”么?
陈到最早跟随李翊,对他尤为佩服,当即赞道:
“大都督此法甚妙,料张郃匹夫,如何能识破我家先生之玄机?”
张飞亦连连点头,帮腔道:
“正是!正是!”
“张郃手中仅五六千人,必不能面面俱到。”
“此法可行!”
李翊又问其余诸将意见,诸将齐齐拱手,纷纷表示已经做好准备了。
“善!”
李翊一颔首,眉头蹙起,雷厉风行地下达命令。
“既然诸将中,国让最熟《备穴》之法,便将汝麾下部曲,临时编为工兵曲。”
“趁夜掘土开道,攻打东平陵!”
“喏!”
田豫拱手领命。
其余诸将也各自接了军令,按部就班的准备袭扰东平陵。
……
一切的谋划算计,终究是要付诸实战的。
不管规划上吹得有多天花乱坠,若是实战不过关,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李翊在赵云、陈到等将的陪同下,亲自领军来到东平陵城下。
但见城头之上,张郃领兵排开阵势。
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
张郃本人亦未受到战败影响而显得蹉跎困顿,反倒双目有神,威风凛凛的立在城墙之上。
陈到见此,亦不觉感慨:
“张郃新败,然河北人马依旧如此雄壮有威。”
“这张郃的确是一个将才。”
李翊想起上次与张郃见面时,还是在五年前。
这五年,早已物是人非,两个人在各自阵营的地位有都有所变化。
念及此,李翊乃催马上前。
左右便问李翊何往,李翊答道:
“今日来此,非是为了攻城。”
“乃是许久没和老友叙旧,待我至城下,以正言感之。”
“且看张儁乂心动不心动。”
左右之人听了,亦暗自好笑。
这哪有靠阵前数语,便使敌将倒戈来降的?
像赫赫有名的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老罗只为了爽,忽略了一个重要逻辑。
这世上哪有在两军阵前,劝降敌军主帅的?
纵然人家主帅真的想投降,难不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我投了?
那我不要面子的吗?
李翊倒也没想就在城下劝降张郃,只说叙旧。
于是,赵云领了十数骑,陪在李翊身边,驱至城下。
在走至一定距离后停下,遣使高声呼喊:
“请张将军过来说话!”
张郃闻得喊声,探头去看,见是李翊,自己的故人。
又听他喊自己出城讲话,人马又带的不多,便欲出城,
临了又觉不妥,暗道如今两军交战,正是多事之秋。
自己曾经为徐州军所擒,但终被放回。
彼时可以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