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刘备:敢骂我的军师?真是活腻了!(4 / 5)

“徐州此前屡遭纷乱,然自刘将军到后,民生大改。”

“人皆仰望,虽三尺蒙童,亦言刘将军仁德。”

“是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

“此非于国有功,于社稷有功乎?”

说着,渐渐走到祢衡跟前,追问道:

“若只是一味大言,强词夺理,只做口舌之争,何能够兴邦立事?”

“足下自诩天下名士,试问有何恩德加于百姓?”

“只知数黑论黄,舞文弄墨,此非世之腐儒乎?”

“君自言狂病,依我看来,是旧病不去,新病又犯。”

“所犯者,乃狂犬之病也!”

哈哈哈……

话一说完,满堂皆笑。

祢衡性格极度偏激,是一个超级愤青。

他的三观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在他看来所有的政客诸侯都是军阀,是这个乱世的根源。

所以他痛恨权贵,认为是他们攫取了这个社会的财富。

人民才会越来越困苦。

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祢衡看得再透,却并未提出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

只知道怼这个,怼那个,一味地宣泄负面情绪。

甚至被黄祖吊起来打时,嘴上都要骂个不停。

“你……”祢衡正要开口反驳。

李翊厉声打断:

“公徒有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来人,将之乱棍逐出!”

喏!

堂内的武士也算是徐州的公务员了,但这道命令一下来,众人无不争先恐后。

照着祢衡,挥棍便打。

祢衡还待再骂,却被棍棒打得喘不过气来。

对付喷子与杠精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物理上的闭嘴。

所以李翊在怼完祢衡,帮刘备与徐州诸官员赚回脸面之后,马上采取物理措施。

让祢衡闭嘴,不给他继续发言的机会。

不多时,祢衡便被众武士架了出去。

祢衡被赶走,这场闹剧才算消停。

“今日设宴,本欲款待诸位。”

“奈何中生如此变故,备之过也。”

刘备向众人赔礼,自己作为东道主,没办好此次筵席。

庞季等人却暗松了口气,好在刘备心胸开阔,未有责怪他们带此狂徒前来。

“……呼,幸得玄德公未有怪罪,否则我等只怕是有来路,无归路了。”

有人暗自庆幸,又对庞季说:

“庞侍中日后带人来可要擦亮眼睛,别什么人都往外头带。”

“今日亏是遇上玄德公,若换作旁人,我等岂不皆被这狂士所害?”

庞季无法反驳,只是暗悔不该卖黄射这个人情的。

当是想着祢衡是天下名士,只是狂了一点,不至于惹出事端来。

可谁能想到他会狂到这种地步?

当众把徐州的一二把手,连带着其余高官一一怼了个遍。

“诸位今日也都辛苦了,我等已备好上房,列位诸公可先回驿馆歇息。”

李翊命人安排众荆州官员回驿馆,等于是下了逐客令了。

众人反倒如蒙大赦,连声告退。

庞季也打算谢过退去,却被背后一道声音喊住。

“庞侍中请留步!”

李翊于后叫住庞季,庞季只得尴尬转身,悻悻问道:

“未知郯侯还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只是适才饮宴之时,专欲为诸位接风洗尘。”

“既然饮罢,何不来后堂一叙,以聊庐江之事?”

哦……原来是聊公事啊。

庞季还以为刘备要自己算账呢,还好还好。

不过没想到这么快就聊会庐江问题了,庞季还以为徐州要一直拖着,不让他们去找曹操呢。

“对了,可叫士元一并前来。”李翊又道。

“……善,此为士元之幸。”

庞季欣然应允,带着这小子参加一下两地高层会议,正好给他历练历练。

很快,叔侄俩一同来到后堂。

刘备李翊君臣二人已在那里相侯,各自叙礼落座。

庞季真心实意地开口,表明心意:

“左将军,当初您与我主说好,荆州以粮秣为货,与徐州贸易。”

“待解决淮南袁术之后,便将庐江表奏权交予我主。”

“奈何今日返将庐江交给曹操?”

刘备叹道:

“非是备不践前诺,只是庐江太守乃是天子册封,备实是不好从中掺和。”

庞季心中已经猜到刘备会拿天子做挡箭牌,这个理由是无解的。

便抬起头,望着刘备,正色说道:

“实不相瞒,季此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