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君臣组合连击,庞统直呼顶不住(1 / 6)

却说李翊已拟写好文书,发往荆州,招揽张仲景。

史书上说他心系国家百姓,弃官从医。

只盼他看了自己的文书后,真的愿意到徐州来。

李翊不单单是写上了自己对医学的一点粗浅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表达了对医学的重视。

目今正处于乱世,寻常人家连饭都吃不饱,谁有钱看病?

小病不治,大病等死。

忍一忍也就熬过去了,熬不过去的死也就死了。

这是这个时代人民的生活写照。

对于许多统治者而言,他们只想着垄断自己手里的权力财货,哪里会细致入微到还要关注百姓的医疗健康?

所以李翊在信中表示,自己愿意大力扶持医学。

只要张仲景肯来,愿在徐州设下百座医馆,俱由张仲景管辖。

诚意已经拿出来了,就看张仲景领不领情了。

书札发出,李翊继续处理公文。

忽有人报,荆州有贵使到。

下人专门强调是贵使,来向李翊通禀。

因为接见外州来客,亦是李翊负责处理。

若是来头小的,便打发其他人接见了。

若是来头大的,便由李翊亲自接见。

待李翊见过之后,若其确实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再由李翊引荐给刘备。

由刘备亲自接见。

这也是徐州接待外宾的正常流程。

既是荆州贵使,李翊自是不好怠慢。

即命从人收拾好行囊,下至驿馆见客。

荆州使团以庞季为首,向李翊行礼。

“见过郯侯!”

众人齐齐向李翊作揖行礼。

“不敢当,诸位远道辛苦,快请坐下!”

李翊当即还礼,邀众人入座。

庞季向李翊自我介绍,李翊再一揖:

“久闻庞侍中大名,今幸得瞻拜。”

庞季出身于荆州四大世家的庞家,难怪下人汇报说荆州来的是贵客。

刘表把庞季都派出来了,看来是真有要事相商。

“来,好侄儿,快来见过郯侯。”

庞季专门把侄儿庞统带在身边。

这也算是族中长辈照顾晚辈,庞季知道自己的侄儿一心想要扬名。

李翊乃天下名士,若能引他相见,点评一二,则不枉此行。

庞统当即昂首挺胸,落落大方的向李翊行了一礼。

“襄阳庞统庞士元,见过郯侯!”

哦?

李翊眉梢一挑,不想此人竟是庞统。

别看李翊在徐州政治集团里面算年轻的了,可跟面前的庞统比起来。

他都要比庞统大上个五、六岁左右。

李翊以壮年位居徐州高位,这个庞统却未及弱冠能待在庞季身旁,风头盖过其他的荆州官员。

李翊还道莫不是哪个少年天才。

原来是举贤不避亲,《我的侍中叔叔》。

“好啊,士元以少年之才,与庞侍中一同出使徐州。”

“果真是年少有为啊……”

与传统固有印象里的丑男形象不同,庞统长得并不丑。

季汉大臣杨戏写的《季汉辅臣赞》里,夸庞统是:

——“军师美至,雅气晔晔。”

说明庞统的形象还算不错,跟丑肯定是不沾边的。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庞统跟亮亮一样,是个美男子。

因为杨戏这篇赞文本身就有夸大成分在。

而且他给庞统留下的这句评价,并不是想说庞统长得帅,而是夸他气质好。

主要强调的是仪态,而不是外貌形象。

按正史来说,庞统的形象是,“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就是长相是偏憨厚,人畜无害类型的。

李翊先将荆州大员一一接见了,然后引庞季为主客。

不想庞季未着急道明来意,反倒想请李翊品评一下他的侄儿庞统。

请名人评价未出名的人,是古代士人的标准操作。

这些评价一传扬出去,那名声就起来了。

李翊闻言,自然知道庞季的用意。

他这是在给自己的侄儿造势买热搜呢。

不过光凭“凤雏”两个字,就值得李翊卖庞季一个人情。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其实只出自三国演义。

正史上是没有的。

司马徽虽然也非常捧庞统,但还不至于把他捧得这么高,太高就成捧杀了。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明庞统就没有真才实学。

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庞统作为后来者,却能跟诸葛亮平起平坐。

同为军师中郎将,地位相当,足见其能力。

既然庞季想替他侄儿求个名,那李翊也不介意用自己的名声帮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