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君臣相得,遥相顾,道是帝业未可知(7 / 8)

“曹操的使者?”

刘备正在整衣冠,闻得此言,倏地眉头一皱。

又将目光看向李翊,李翊道:

“且去看看再说。”

刘备从其言,与李翊一同去了驿馆,接见曹使。

曹使直接开门见山,道明来意。

说明了曹操已经屯兵淯水,打算出兵南阳,攻打张绣的事了。

刘备颔首,又问曹使还有没有别的事。

曹使答没有。

刘备便命人将曹使请下去,好酒好肉好生招待。

旋即又回头问李翊道:

“曹操专程派人来,就是为了告知我他将用兵宛城,何也?”

刘备暗想曹操应该不会这么尊重自己,打个仗还专门知会自己一声。

李翊说道:

“必是曹操知我等与刘表有来往,担心我等插手南阳事务。”

“彼大军出征,若我等使君攻其兖州。”

“则曹操腹背受敌,不得不撤军,重蹈昔日伐徐州之覆辙。”

刘备似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也难怪,曹操之前已经被偷袭过兖州一次了。

当时他是东征,现在往西南方向打,也怕徐州背后给他来这么一刀。

“军师如何看?”

刘备问。

李翊背着手,在原地来回踱了两步。

“刘表纳张绣于南阳,用作荆州荫蔽。”

“本就威胁到了颍川,曹操对南阳用兵,是在情理之中。”

“这件事,不在乎我徐州态度,而在乎主公你的态度。”

我?

刘备一挑眉,问军师这话何意。

“刘表与我等互有贸易往来,明面上仍算是盟友。”

“而曹操也与我等有盟约,相约将来共抗袁绍南下。”

“如今曹操对刘表用兵,主公认为是曹操对徐州重要,还是刘表对徐州重要?”

李翊循循善诱,向刘备发问。

刘备沉吟半晌,转而看向李翊笑道:

“先生心中已有答案,又何必问我?”

李翊却道,“翊愿闻主公心中之所想。”

刘备背着手,正色说道:

“曹操与我同处河南,据守黄河。”

“若按军师此前分析,袁绍不出两年,便要对南方用兵。”

“以我徐州之力,断难独自抵挡河北大军。”

“而曹孟德不甘于袁绍之下,肯定会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

“此可以为引援之力。”

微微一顿,又将话题转到刘表身上。

“刘景升虽坐拥荆州,带甲十万,战船上千。”

“然其始终不愿发兵对外,今招张绣于南阳,便是佐证。”

“若是将来袁绍用兵南下,备断言刘景升会坐山观虎斗,断不会与我徐州同仇敌忾。”

“所以是曹司空,还是刘荆州,备想答案已不言而喻。”

刘备接着分析道:

“备以为,在这件事上,我徐州的态度,最好就是不插手此事。”

“任其两家自行解决便好。”

在刘备看来,曹操是将来对抗袁绍的重要盟友。

他们刚刚联手击败了袁术,证明了两家合作的可能性。

将来面对更加强大的袁绍,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不能缺少对方的力量。

至于刘表,刘备与荆州互通贸易。

本来也没什么大的矛盾,也犯不着在这件事上去得罪他。

所以直接置身于外,是刘备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

“不知军师以为如何?”

刘备又问李翊的意见。

李翊此刻却并未马上作答,反而沉思了许久。

迟迟未对此作出答复。

刘备感到有些奇怪,军师平日做事一向果决。

怎么在这件看起来最好解决的事上,反而踌躇不定?

“莫非军师有不同意见?”

刘备试探着问。

李翊摇了摇头,“不,主公适才分析的利害关系,翊认为并无不妥。”

这……

刘备更加感到诧怪,继续追问道:

“既然军师对此,并无意见。”

“那即招那名曹使过来,告知其我徐州态度。”

“军师看是如何?”

刘备相信,

曹操派使者来徐州,最想要的态度,也就是徐州不会插手此事。

而刘备也确实打算这样做。

“不!!”

李翊出声打断刘备的决定,终于开口道:

“翊以为我等不应该在此事上,持观望态度。”

“军师这话是何意?”

刘备一愣,心中扬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曹操兵进淯水,攻打张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