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2 / 4)

去小沛,把俘的黄巾贼交给陈汉瑜,交由他安置其屯田。”

“然后自小沛向东,回下邳去也。”

刘备欣然从之。

点齐军马,准备出发前往小沛。

许定、许褚两弟兄则带了宗室数百人,跟着刘备一同去往小沛。

陈珪知刘备要来,也是亲自出城相迎。

现在这位刘使君,早已不是当初那位初入徐州的刘使君了。

当时刘备要统治徐州,尤其讨看他们下邳陈氏的脸色。

但现在的刘备何许人也?

汉左将军,天子亲授徐州牧。

大权独揽于一身,也不再是徐州众世家可以随意拿捏的了。

除沛相陈珪之外,其余郡县的县令、县长都来了小沛,拜见刘备。

毕竟这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跟他比,自己就是个微末小官儿。

肯定得多争取个露脸的机会。

刘备一一抚慰众人,又考核了诸官的政绩。

然后一一予以鼓励嘉奖,众人这才心满意得退去。

刘备将俘获的黄巾贼,仅农具耕牛种子一并交予陈珪。

跟他交代了一些屯田事宜,便匆匆回徐州去了。

回到下邳以后,李翊也正式将自己构划灭亡袁术的大战略,向刘备说了。

“淮泗人口百万,土地肥沃,河流众多,乃膏腴之地。”

“我徐州则是四战之地,若不能据有淮泗,便是无根之地。”

“此前困于诸事繁多,翊未尝向主公讲述攻灭淮南的具体战略。”

“如今诸事既定,翊以为可以着手准备了!”

李翊把自己的战略方案,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地给刘备讲了。

淮泗为何对徐州重要?

因为若想以徐州为根基,没能没有一个大后方。

而淮泗就是这样一个天然的粮仓。

后来的邓艾,就是专门在淮泗一带屯田。

不仅利用淮水、颍水,灌溉了两万多倾肥田,还连通了三百多里的水运大道。

而得到的收获便是,每年三百万斛的粮食产出。

再对比一下丞相五次北伐,几乎每次都是困于粮食不足而被迫撤军。

就可以想象当时的局面有多艰难。

“如今徐州船匠自取岁开始便紧锣密鼓的打造船只,如不出意外。”

“最迟四月之前,便能够全部下水。”

李翊将地图铺开,为刘备详细的规划战略方向。

“广陵陈元龙、还有甘宁、蒋钦等人都在紧锣密鼓的训练艄公水手。”

“我们要把主战场转到豫州来,借着颍水、涡水南下,直攻袁术寿春。”

“然后命元龙自广陵发兵,走长江水路,绕袭九江后背。”

“前后夹击,使袁术首尾不能相顾。”

刘备认真的听着,随后又问:

“何时可以全面开战,发兵淮南?”

“秋收过后。”

李翊不假思索。

目前才刚刚开春不久,最是应该养民,积攒力量的时候。

随着屯田在徐州全境的推广,秋收一定能够收获不少的粮食。

只有这样,才能够跟袁术全面开战。

这也是李翊的外交风格。

不去打没有把握的仗,如果非打不可,那就往死里打!

“……嗯,还有大半年。”

刘备微微颔首,一捋胡须道:

“这期间你我可得好生做足准备。”

“乐意效劳。”

李翊微微一笑。

如今徐州的船只正在似下饺子一般落水。

陈登在广陵,有着甘宁等人的协助,艄公、水手也是不断增加。

还训练出了不少能够水陆两栖作战的精兵。

陆军方面,赵云、田豫、牵招负责训练骑兵。

高顺负责操练特种兵——陷阵营。

许褚许定两兄弟负责训练虎卫,用来作近卫之用,必要之时,也可投入战场。

至于剩下的部曲,则分别由他们自己的统帅负责训练。

比如关羽、张飞、徐盛、太史慈等,他们都是有分配到部曲的,人数不等。

这期间,李翊与刘备时常带着酒肉过来犒赏军士,鼓励大家好好训练。

至于农业方面,典农校尉鲁肃,与王脩、孔融等人都要帮衬。

尤其孔融,尤其感激刘备能够将天子王驾迎到陈国来。

这样他便能不时去朝拜天子了。

在屯田方面,孔融也是积极帮衬。

别看他打仗菜,

但在北海数年,修复城邑,崇学校,设庠序,举贤才,显儒士。

政绩方面还是拿的出手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名望很高,即便很多市井小民都听说过孔北海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