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刘备抱孙子,身为帝王就得舍弃人伦(2 / 7)

你放开海外贸易,鼓励沿海郡县对外贸易的。”

“如今却又不满其对外通商。”

李翊说道:

“对外出口贸易,我自是不反对。”

“因为普通之下,没有人做生意能赢过中土。”

“只是有地方官向我汇报,说吴王有对外出口走私铁器、精盐、糖霜等战略物资。”

“我担心会酿成海患。”

嗯……

陈登微微颔首,正色道:

“这事儿下面的人也跟我说了。”

“只是子玉你不会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天高皇帝远。”

“莫说他是一个藩王,便是许多地方官,对中央都是阳奉阴违。”

“这事儿除非下重手,否则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查办。”

李翊点了点头,负手说道:

“我知道,只是现在是多事之秋。”

“孔明也两次上表,跟我说魏国国力日渐消耗。”

“或许离灭魏之日已经不远了,但现在稳固中央政局才是重中之重。”

陈登叹道:

“但愿陛下能挺过这一关吧。”

“否则……”

二人对视一眼,俱各无言。

窗外秋风呜咽,仿佛预告着多事之秋的到来。

李翊临走前又道:

“还需密令各州刺使,密切监视藩王动向,尤以吴地为要。”

“若有异动,八百里加急来报。”

陈登颔首:

“……吾这就去办。”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

……

江南,吴王府内。

刘永手持朝廷敕令,面色阴晴不定。

他猛地将敕令掷于案上,对诸葛瑾道:

“……子瑜,朝廷此举何意?”

“无诏不得离封地?莫非将孤视作囚徒不成?”

诸葛瑾拾起敕令,细细阅罢,沉吟道:

“……殿下息怒。”

“依臣之见,朝中恐有变故。”

“若非非常之时,断不会三令五申,反复强调。”

“行如此非常之策。”

刘永焦躁地在原地来回踱步:

“莫非父皇……”

话到嘴边又咽下,改口道:

“孤该如何应对?”

诸葛瑾躬身道:

“朝廷既以内阁名义发文,便是国家政令。”

“为今之计,当谨守臣节,静观其变。”

刘永勃然作色:

“难道就这般束手待毙?”

“孤也是父皇的亲儿子,难道父皇身体有恙。”

“我这当儿子的还能不去看望不成?”

话音未落,

忽见长史匆匆入报:

“殿下!广陵急报——”

“张辽率青徐军五万人,已进驻丹徒口!”

刘永闻言,大惊失色:

“张辽?他乃青徐都督,岂可擅离防区?”

“还敢调兵进驻丹徒口?”

“此与谋反何异!”

“谁给他的胆子,敢这样做!”

刘永怒不可遏,丹徒是吴国北面一个重要的港口。

外州率兵进驻,无疑是在肆意践踏他的国家主权。

这当然令刘永怒火中烧,觉得这是张辽故意在挑衅自己。

长史颤声道:

“张将军声称……声称他是奉大司马大将军李翊之命。”

“负责巡防江防,维护长江口稳定。”

殿内,顿时死寂。

李翊节制天下兵马,他当然有权力调动各军区兵马。

诸葛瑾长叹一声:

“……果然如此。”

“李子玉此举,看来是要防殿下轻举妄动。”

“一旦殿下敢妄动,丹徒的青徐军便会直接动手。”

“放肆!”

刘永勃然变色,拍案大喝:

“孤乃圣上亲子,他张辽敢!”

“张辽或许不敢,可他背后有李翊撑腰。”

“殿下,您是了解李翊性格的。”

诸葛瑾面色阴沉,小声提醒刘永。

刘永跌坐席上,面色苍白。

他当然了解李翊的为人。

这可是父皇都要敬他三分的人物。

连太子都怕他,何况是一个庶出的藩王呢?

“张辽乃世之名将,其麾下青徐军更是百战精锐。”

“孤在吴国不过三载,兵马未精,若与之战,绝无胜算。”

诸葛瑾低声道:

“……殿下明鉴。张”

“辽既敢陈兵丹徒,必得朝廷授意。”

“若殿下违令,恐授人以柄。”

刘永咬着牙,恨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