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看你英雄的美名,在累累白骨之上(6 / 7)

被杜畿大加批判。

可饶是如此,李翊依然举荐了杜畿去办理此事。

李翊拱手:

“杜伯侯虽与臣道不同,然其清若冰壶,直似朱弦。”

“昔在河东,斗粟贯钱不曾入私囊。”

“今赈灾事大,非此等冰心铁面者不可为。”

善!

刘备当即命杜畿为赈灾使,令他持节前往河北赈灾。

杜畿接旨时正值暴雨,听闻乃李翊举荐,手中茶盏微微一晃:

“李相爷竟以国事相托?”

翌日辞朝,刘备亲授节钺叹道:

“河北百姓,尽托伯侯矣。”

杜畿磕头领命而去。

车驾至邺城那日,蝗虫蔽天如黑云压城。

刺史府中歌舞未歇,杜畿直入中堂,节钺顿地铿然:

“即刻起,所有粮仓封存,账册呈验!”

当夜烛火通明,杜畿翻看账目忽冷笑:

“好个‘耗羡’!三千石粮竟有八百石‘鼠雀耗’?”

于是,掷册于地,大呼:

“传巨鹿太守!”

太守王秦披衣赶来,见堂下跪着十余粮官,强笑道:

“使君远来辛苦,下官已备薄酒……”

杜畿截断话头:

“王太守可知,你辖下三县饿殍载道,粮仓却多出八百石空账?”

王臻拭汗道:

“此乃惯例……”

“好个惯例!”

杜畿突喝:“带仓曹!”

老仓曹被拖上堂,杜畿拿出账本,翻看片刻,旋即掷下火签:

“王秦!你纵容属官虚报损耗。”

“每百石抽二十石转卖黑市,该当何罪?”

话音未落,屏风后转出持刀护卫。

“谁敢!”

杜畿霍然起身,节钺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陛下赐我先斩后奏之权!”

随即朗声道:

“巨鹿太守王秦、仓曹李贽等十一人,即刻革职查办!”

翌日清晨,

菜市口血污未干,杜畿又突至安平郡。

郡丞正与粮商密谈,见钦差驾到,慌忙以景元大钱塞入账册。

杜畿佯作不见,忽问:

“昨日放赈,为何只在卯时发放?”

郡丞赔笑:

“恐生混乱……”

“是恐穷人都来领粮吧?”

杜畿冷笑,突然抽出一张账本纸页:

“每石抽三百文‘手续钱’,好买卖啊!”

最惊心的是在常山郡。

深夜查库时,杜畿发现新粮竟被换成霉粟。

看守老吏跪地哭诉:

“是赵主簿逼着调换的,说横竖饿殍尝不出味道……”

杜畿默然良久,忽道:

“备马!”

亲率骑兵连夜追回三十车已运往黑市的新粮。

黎明时分,赵主簿被缚至粮库前。

杜畿令搬来霉粟:

“既然你觉得此物可食,本官赏你三餐。”

又对围观的饥民长揖:

“畿来迟,令父老受屈了!”

当即下令开仓放粮。

月余间,河北官场震动。

杜畿共罢黜官吏二十七人,斩首六人。

有旧友劝道:

“伯侯如此酷烈,恐结怨太多。”

杜畿望着一队领到新粮的百姓,轻声道:

“若惧结怨,何颜对陛下所托?何颜对李子玉举荐?”

忽有快马来报:

姜伯约亲自押送徐州的赈灾粮已至黄河渡口。

杜畿策马迎去,见那位第一位状元郎,风尘仆仆的站在粮车上。

遂只见他手笑道:

“伯侯,维来迟矣!”

两人相视一笑,蝗灾后的旷野上,终于现出些许生机。

两人一经汇合,即刻开始全面救济河北百姓。

“使君,各县粥厂俱已开设。”

典农校尉呈上竹简,“然流民每日新增数千,恐难支撑半月。”

杜畿与姜维对视一眼,同时道:

“减官膳!”

翌日,刺史府庖厨竟搬出大灶置于衙前。

杜畿亲自掌勺,姜维带队巡防。

有个老妪颤巍巍递碗问:

“大人,真不要钱么?”

杜畿舀满米粥:

“老丈人放心,陛下在洛阳正减膳撤乐,定教河北百姓吃上饭。”

最艰难处在巨鹿。

蝗虫过境后田野光秃,饥民聚在城下如潮水。

县丞李韬原是杜畿罢黜的贪官之子,此刻却赤足奔走于灾民间,脚底磨得鲜血淋漓。

姜维夜巡时见其昏倒在粮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