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司马懿痛失街亭,仲达挥泪斩驸马(5 / 7)

“待齐军攻山,红旗为号。”

“四面齐下,必获全胜!”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

夏侯楙立于山巅,见汉军围而不攻,心下焦躁。

乃挥动红旗,欲令将士冲杀下去。

然军中将士面面相觑,无一人敢动。

皆因畏惧张郃威名,又见汉军阵势严整。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夏侯楙见状大怒,厉声喝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竟敢违令?”

当即拔剑,斩杀二将。

血溅帅旗,众军惊惧。

副将张韬急谏:

“将军息怒!将士非不敢战,实是……”

话未说完,夏侯楙已瞪目叱道:

“再有敢言退者,斩!”

众军只得勉强整顿,鼓噪下山。

汉军阵中,张郃见魏兵冲下,笑道:

“穷寇来矣!”

于是,令旗一挥。

汉军端然不动,弓弩齐备。

魏兵冲至半山,见汉军阵势森严,竟又逡巡退去。

夏侯楙在山顶看得分明,气得几乎吐血。

然见事不谐,只得改令:

“紧守寨门,以待外应!”

心中已经暗盼着王平能够引兵来救。

却说王平在十里外扎营,见街亭山上烽火连天。

知夏侯楙被困得急,于是急引军来救。

行至半路,忽见一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正是庞德。

庞德横刀立马,喝道:

“王平止步!”

“诸葛都督有令,街亭已困。”

“尔速退去,可保性命!”

王平怒道:

“吾是军人,岂有见死不救同袍之理!”

话落,挺枪直取庞德。

二将战在一处,刀枪相交,火星四溅。

战约二十回合,王平力渐不支。

又见汉军援兵渐至,只得虚晃一枪,引军退去。

山上魏军自辰时困至戌时,烈日曝晒,滴水未进。

军士唇裂舌燥,饥渴难耐。

忽有军士发现山腰有细流,争相取饮。

不料饮后不久,纷纷腹痛呕吐,方知水源已被污染。

原来张郃见久围不下,乃献计于诸葛亮:

“可投腐草于水源,使魏军自乱。”

诸葛亮蹙眉说:

“此法有伤天和,恐殃及无辜。”

张郃慨然道:

“为大局计,当以破敌为先。”

“若拖延日久,司马懿援军至,则大势去矣!”

诸葛亮沉思良久,叹道:

“虽非仁者之道,然事急从权。”

遂命军士采集腐草,投于上游溪流。

魏军将士饮水中毒,上吐下泻,军心大乱。

更有甚者,不得已以马尿止渴。

哀嚎之声,遍传山野。

副将张韬忍痛禀报:

“驸马,军中疫病蔓延。”

“士卒多有逃亡,请驸马速定夺!”

夏侯楙此时已知自己铸成大错,然碍于颜面,不肯认错。

只得强打精神,巡营抚慰:

“将士们!援军不日即至,只要坚守,定会有希望。”

话未说完,一老兵突然跪地哭诉:

“驸马!吾等已三日无水,士卒相继病倒。”

“若再困守,唯有死路一条啊!”

夏侯楙勃然变色,却见四周将士皆面有菜色,目露怨愤,只得强压怒火:

“本驸马已遣人求援,不日可至。”

“届时内外夹击,必破齐军!”

与此同时,

诸葛亮立于高岗,远眺街亭山势。

见魏军虽困犹斗,遂传令:

“可于沿山放火,乱其军心。”

汉军得令,即刻四面举火。

时值秋风,草木干燥。

火借风势,顷刻间烈焰腾空,浓烟蔽日。

山上魏兵本已饥渴交迫,忽见火起,愈加大乱。

士卒奔走呼号,自相践踏。

夏侯楙在帐中闻报,跌足长叹:

“此天亡我也!”

副将张韬急入:

“将军,火势已蔓延至中军,请速决断!”

夏侯楙面色惨白,良久方道:

“收拾残兵,从山西小道突围!”

张韬谏曰:

“山西险峻,恐有伏兵。”

夏侯楙愁眉不展,叹道:

“纵有伏兵,亦胜于葬身火海!”

于是聚集残兵千余,冒烟突火,杀下山西。

汉军见魏兵突围,急报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