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司马懿痛失街亭,仲达挥泪斩驸马(4 / 7)

却说夏侯楙在山上督促筑寨,副将张韬进谏:

“……驸马,山上虽地势高峻,然水源甚远。”

“若被齐军切断水道,恐生不测。”

“不若分兵守山下要道,乃为上策也。”

夏侯楙不待他说完,便叱道:

“汝亦欲效王平怯战耶?”

“吾熟读兵书,深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之理。”

“诸葛亮若来,正可一举破之,汝等何必多言!”

张韬不敢再谏,唯唯而退。

夏侯楙自得地巡视山势,对左右道:

“昔年父亲战死于河北,今日我便要在此山雪耻。”

“教齐贼知我夏侯家厉害!”

寨栅初成,夏侯楙便命军士多竖旌旗,虚张声势。

然后期待诸葛亮的到来,好一雪夏侯家的耻辱。

时诸葛亮在大寨中,召李严至帐前,吩咐道:

“汝可引精兵三千,前往街亭探路。”

“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先回来报我。”

李严领命而去,不一日回营复命,禀道:

“都督,街亭果有魏兵守把。”

“旌旗严整,营寨连绵。”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凝重:

“司马懿亦知街亭乃咽喉之地,遣重兵把守。”

“看来吾要与他在街亭一较高下了。”

遂传令各营整军备战,准备强攻街亭险要。

见诸葛亮已经做好在街亭与司马懿一较高下的准备。

李严却笑道:

“都督何故自堕志气耶?我料街亭十分易取。”

诸葛亮闻言诧异,目视李严:

“街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汝安敢出此大言?”

李严近前一步,详细禀报:

“严亲自哨见,魏军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

“虽据高临下,然孤悬山巅,水源遥远。”

“若断其汲道,不战自乱也。”

诸葛亮闻言大喜,羽扇轻拍掌心:

“妙哉!吾高估司马懿矣,竟犯此兵家大忌。”

随即召众将议事。

张郃闻讯,慨然请战:

“机会不可失,郃愿为先锋,先破山上之敌!”

诸葛亮暗赞张郃善抓战机,当即准允:

“将军勇猛,正可当此任。”

“然须谨慎,先探虚实。”

是夜,天晴月朗。

汉军直至山下。

张郃引精骑巡哨一周,果见魏军尽屯山上。

寨栅虽严,却孤悬山巅,不由暗笑魏将无知。

巡毕回营,禀报诸葛亮:

“魏将确屯兵山上,自陷绝地。”

“然其布防严密,不可急攻。”

诸葛亮颔首,谓众将道:

“彼据高地,若强攻必损兵折将。”

“不若围而不攻,待其自溃。”

遂使人打听守将姓名。

不多时,探马回报:

“守街亭者,乃魏国驸马夏侯楙也。”

诸葛亮莞尔:

“原是此徒有虚名之辈,乃庸才野鸭耳!”

“司马懿用如此人物,岂不误事乎?”

又问:“街亭左右,别有军否?”

探马答说:

“离山十里,有王平引五千军安营。”

诸葛亮羽扇轻指地图:

“王平乃宿将,知兵善战。”

“若我军攻山,彼必来救。”

遂传令:

“庞德引一军,伏于要道,挡住王平来路。”

“马岱、张郃各引兵围山,先断其汲水道路。”

“待魏兵自乱,乘势击之。”

当夜,调度已定。

次日天明,三路军马悄然而动。

庞德先引兵绕道而去。

张郃、马岱各率大军,漫山遍野围将上来。

夏侯楙在山上望见汉兵旌旗严整,围得水泄不通。

却不惊慌,反大笑谓左右: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遂传令诸将:

“但见山顶红旗招动,即四面杀下,教齐军有来无回!”

张郃在山下勒马耀武扬威,高声挑战:

“夏侯驸马!汝既为名将之后,何敢龟缩山上?”

“可敢下山与某一战!”

魏兵皆久闻张郃威名,见其骁勇,尽皆丧胆,无人敢应。

副将张韬谏曰:

“将军,齐军断我水道,军士已渴。”

“不若趁士气未堕,突围与王平将军会合。”

夏侯楙大怒,叱道:

“汝何怯也!吾已布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