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勾践献西施于吴王夫差,终成霸业。”
“今陈征南愿效古事,将此四女‘再’次献于吴王。”
吕壹恍然大悟:
“妙啊!吴王近来正因战事忧烦,若有美人解忧,自然再好不过。”
“正是此意。”
蒋干抚掌,微微笑道:
“至于如何进献,就要劳烦吕兄了。”
吕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女子,喃喃道:
“如此绝色,当真只有陈征南才调教得出。”
蒋干忽正色道:
“吕兄需谨记,此事关乎大计,万不可走漏风声。”
吕壹连连点头:
“某明白。明日便进宫面见吴王。”
却又犹豫道,“只是蒋兄此刻在建业,若被人发觉,对你我恐怕都不是善事。”
蒋干哈哈大笑:
“吕兄放心,某在城中自有耳目。”
“不瞒吕兄,早在朝廷决意征吴前,就已在建业布下眼线。”
“此乃军机要密,除首相与陈征南外,无人知晓。”
“某也是因为有任务在身,才破例被告知此事。”
“否则如此军事机密,岂是我这般人物可得听的?”
吕壹不由惊叹道:
“……蒋兄深谋远虑,某佩服佩服。”
当夜雨歇云散,一轮冷月照在建业城头。
蒋干悄然离开吕府,转入一条小巷。
巷中早有一辆马车在那里等候。
车内一人低声问道:
“先生,事情办的如何?”
蒋干淡淡道:
“……鱼儿已上钩。”
“通知各处暗桩,准备接应大军入城。”
马车悄无声息地驶过湿漉漉的石板路,消失在江南的夜色中。
而此时吕府内,
吕壹正对镜试穿侯爵冠服,四名美姬在旁伺候。
镜中人满面红光,仿佛已见荣华富贵在望。
夜色如墨,吴王宫里灯火通明。
孙权正伏案批阅奏章,眉间深锁如壑。
烛火摇曳间,忽见吕壹悄步而入。
“卿来得正好。”
孙权掷笔长叹,“前线战报迟迟未至,寡人寝食难安。”
“听闻齐军已大举渡江,不知孙韶手中残兵可能抵挡否?”
吕壹躬身,谄笑道:
“……大王过虑了。”
“长江天险,岂是易渡?”
“孙将军虽暂受小挫,可经征募补员之后,仍有雄兵十余万众。”
“况去岁冬天,大王还下拨了牛羊家禽,给将士们滋补身体。”
“前线将士现在可谓是个个龙精虎猛。”
“陈元龙纵有通天之能,亦难破我江东铁壁。”
孙权稍展眉头,仍揉着太阳穴道:
“然汉军不退,孤心终不能安。”
“纵汉军不退,大王忧急亦无益。”
吕壹近前低语,“当此危难之时,更需保重千金之体,方能守住孙氏三代江山。”
孙权颔首,叹道:
“卿言甚是。”
遂命庖厨传膳,邀吕壹同席。
酒过三巡,孙权愁容稍解。
吕壹见时机已至,佯装醺然道:
“如此良夜,有酒无乐,岂非憾事?”
“臣近日新得数名歌姬,愿献于大王助兴。”
孙权摆了摆手:
“国家艰难之时,岂可沉湎于声色?”
吕壹正色道:
“不过一曲歌舞,何言沉湎?”
“建业权贵,哪家不是夜夜笙歌?”
“大王乃一国之主,反不能稍享片刻欢愉?”
孙权闻言,默然不语。
吕壹暗使眼色,屏风后立即转出四名女子。
但见四女云鬟雾鬓,绮罗生辉。
行动时如弱柳扶风,静立处若芙蕖出水。
为首女子怀抱琵琶,轻拨一声,清越如珠落玉盘。
孙权手中酒杯一顿,目光再难移开:
“寡人宫中数年,未尝见如此绝色……”
吕壹嘿嘿笑道:
“此皆臣遍访江南所得,特献大王。”
弦歌渐起,四女翩跹起舞。
水袖翻飞间,暗香浮动。
一曲吴侬软语,被弹唱得婉转缠绵。
舞至酣处,四女轮流近前劝酒。
“大战在即,孤不宜多饮。”
孙权初时推拒。
紫衣女子嫣然一笑:
“大王忧心国事,更需暂解愁怀。”
“妾等愿以歌舞为大王分忧。”
纤纤玉手奉上金杯,孙权终难推却。
一杯接一杯,不觉酩酊。
至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