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诸葛亮出任雍凉总督,司马懿加封蜀(3 / 8)

“伏乞陛下、相爷,垂念边将士卒之苦。”

“特赐发牛羊若干,南下劳军。”

“则三军感戴皇恩,必效死力,以待春汛,克竟全功!”

奏章再次以加急发出,飞向洛阳。

陈登站在营门,望着漫天风雪,心中默念:

但愿朝廷能体谅前线之苦,让这些即将赴死的儿郎,

能多吃一口肉,多添一分力气,去迎接那注定惨烈的春天。

……

陈登请求调拨牛羊以犒劳前线将士、提振士气的奏疏,正摊在刘备的御案之上。

刘备指尖轻点着奏疏,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叹道:

“……元龙所言甚是。”

“江北苦寒,将士们戍守江干,餐风饮雪,确是不易。”

“欲使其效死力,必先饱其腹,暖其躯。”

“子玉。”

他目光转向下首的李翊,“此事,你看能否操办?”

李翊闻言,即刻转向位列一旁的大司农麋竺,问道:

“子仲,国库仓廪,可能筹措出这批牛羊?”

“前线二十万将士,即便不算路途损耗,所需亦非小数。”

麋竺面露难色,出列躬身,计算道:

“……回陛下,首相。”

“依陈将军所请,并虑及路途遥远,牲畜倒毙之耗。”

“粗略算来,至少需牛、羊各两万头,方能略见成效。”

“然……”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艰涩。

“然中原各地府库,恐一时难以凑齐此数。”

“或需急令河北诸州调拨。”

哦?

刘备闻言,眉头微蹙,带着几分疑惑道:

“子仲此言,朕却有些不解。”

“朕平日见这洛阳城中,羊肉馆肆林立。”

“冬日里食羊肉饮饺者甚众,可谓摩肩接踵。”

“即便耕牛珍贵,难以足数。”

“何至于连足够的羊只都凑不齐?莫非其中有何隐情?”

麋竺苦笑一声,拱手解释道:

“陛下明察秋毫。”

“然……然京城中消费羊肉者,多为权贵富户、官宦之家。”

“自……自相爷推广那‘饺子’之食后,冬日食羊之风更盛。”

“民间羊只,多集中于彼辈手中。”

“或蓄于其庄园,或售于市井奢店,价高而流散。”

“朝廷若骤然征收如此巨量,无异于与民争利,强夺豪取。”

“恐……恐于陛下圣名有损,亦易生事端。”

他话语委婉,却点明了问题的核心——

肉食资源大多流入了富裕阶层,朝廷若强行征调,必触犯各阶层利益。

这也会破坏刘备“仁君圣主”的形象。

刘备听罢,默然片刻。

他自然不愿行此有损声望之事,于是将目光再次投向李翊,语气中带着倚重与期待。

“……子玉,开通与北方互市,引入牛羊,此策本是你力主推行。”

“如今牛羊多散于民间,朝廷反而不易筹措。”

“此事,还需你拿个主意。”

李翊沉吟半晌,方才缓缓开口:

“陛下,子仲所虑,不无道理。”

“强征确非上策。”

“为今之计,唯有双管齐下。”

“其一,即刻行文河北各部刺史。”

“命其无论如何,优先凑集一批牛羊。”

“火速南送,以解燃眉之急。”

“能得多少,便算多少。”

麋竺在一旁补充道:

“然陛下,首相,即便河北尽力,恐也难以凑足所需之半数。”

李翊点头,目光转向另一侧一直静听的左相兼太傅鲁肃:

“子敬,依你之见。”

“这剩余缺口,该当如何填补?”

鲁肃捻须沉思,片刻后道:

“中原既不足,唯有再向塞外求购。”

“只是……”

“近年北地冬寒酷烈,闻说草原之上,牛羊冻毙者甚众。”

“更有一虑……”

他语气转为凝重,“鲜卑首领轲比能,近年来渐露骄狂之态,不复往日恭顺。”

“去岁乃至今岁,已屡次擅自抬价。”

“甚至中断交付,破坏昔日订下的期货条约。”

“向其购羊,恐非易事。”

李翊接口道:

“子敬所言,我亦知晓。”

“轲比能小动作不断,其心叵测。”

“然其部族庞大,牛羊数量仍是诸胡之冠。”

“此前其违约之事,因规模不大,且虑及大局,已被我暂且压下。”

“如今军需紧急,或许可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