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中一箭。
待冲出重围,五千精骑仅剩两千不足。
黎明时分,残兵败将退回大营。
李严见马超肩头染血,惊问其故。
马超颓然坐地:
“悔不听足下之言,致有此败。”
他望向西方,眼中尽是痛色,“关西百姓,唉!”
“陛下委我以守关中重任,今有此大败,吾何面目再见陛下,再见相爷!”
……
与此同时,汉中道上,邓艾正督率军民前行。一老者踉跄跌倒,立即有魏军鞭打驱赶。
“将军,这些百姓行走迟缓,恐难如期抵达汉中。”
副将忧心道。
邓艾冷眼旁观:
“传令下去,凡掉队者,就地格杀。”
“蜀地需要的是能耕战的壮丁,不是老弱病残。”
邓艾也算是司马懿的半个弟子了,做事也学了司马懿的心狠手辣。
对于魏国而言,他们的总人口没有汉人多。
所以抢人口当然是能抢多少就抢多少。
如果抢了留不住,那肯定也不能留给汉人。
则是战略原则问题。
是以魏国的立国方针决定的。
远处山巅,司马懿遥望西方,对身旁司马孚说道:
“马超勇而无谋,今番虽折些兵马,却换得蜀魏十年国运。”
“待汉军南征回师,关中已非昔日之关中矣。”
司马孚叹服:
“兄长神算,非常人所能及。”
“不过这般强迁人口,未来蜀地多不是本土之民,恐怕大家会没什么归属感。”
“若当真遇着国难大事,恐蜀人也未必肯倾力相助。”
司马懿淡然一笑: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昔日先王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方有今日基业。”
他转身望向南方,目光深远。
秋风掠过渭水,卷起满地枯叶。
接下来,他们的对手只会更加强大。
因为汉国有着强大的容错率。
……
洛阳城内金风送爽,却吹不散未央宫中凝重的气氛。
刘备端坐于皇位上,手中捧着那封来自关中的奏表,眉头紧锁。
殿中文武分列两侧,皆屏息凝神,不敢妄言。
自三兴汉室以来,这是第一次遭遇如此重大的军事挫折。
“马孟起上表请罪,自陈关中兵败之过。”
刘备缓缓放下奏章,声音低沉。
“司马懿老贼竟能在他眼皮底下迁走关西六郡百姓,实乃朕之失察。”
李翊立于文官之首,闻言微微抬眼。
“陛下,”李翊上前一步,拱手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
“司马懿狡诈多谋,兼之我军主力皆在江南,马将军独力难支,此败非战之过也。”
此前李翊曾建议刘备换人,刘备不听。
如今兵败了,李翊又说这不是马超的错。
这其实是在给刘备台阶下。
刘备目光微动,微一颔首,顺着台阶问:
“子玉此言,是在为孟起开脱?”
“臣不敢。”
李翊从容应答,“臣只是据实而言。”
“关中地广人稀,司马懿以迁民为策,意在削弱我军根基。”
“马将军虽勇冠三军,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非其不能战,实乃形势使然耳。”
殿中诸臣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庞统轻捋长须,补充道:
“李相所言极是。”
“司马懿此举,意在长远。”
“关西百姓被迁,我军粮饷兵源皆受影响。”
“此消彼长,不可不察。”
刘备神色稍霁,叹道:
“子玉当初劝朕勿使孟起独镇关中,朕未纳良言,致有今日之失。”
他起身离座,竟向李翊拱手一礼。
“朕悔不听卿言。”
群臣见状,无不震动。
李翊连忙跪伏于地:
“陛下折煞微臣!臣不过尽本分而已。”
“马将军忠勇无双,此番失利,实乃臣等谋划不周之过。”
刘备扶起李翊,感慨道:
“卿之高义,朕心甚慰。”
随即转向众臣,“马超虽有失地之责,然念其多年征战之功,朕决定不予责罚。”
“但调回洛阳听用。”
“不足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
这才明白,原来君臣二人又是在那里一唱一和。
刘备不打算治马超的罪,既是因为喜欢他,也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功勋老将。
刘备不想打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