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军出征前,给太子完婚。
也是为了冲喜,图个吉利彩头。
未央宫正殿内,金碧辉煌,百官肃立。
乐师奏《关雎》,编钟清越,笙箫和鸣。
刘备身着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冠,端坐于皇位之上。
皇后袁瑛凤冠霞帔,仪态端庄。
婚礼的仪式,乃是由内阁首相李翊亲自主持。
他紫袍玉带,立于殿中,朗声唱喏道:
“吉时已至,请太子、太子妃入殿——”
殿门大开,刘禅身着赤色蟒袍。
头戴远游冠,面容肃穆,缓步而入。
身旁张星彩凤冠珠帘垂面,大红嫁衣绣金凤。
步履端庄,虽遮半面,仍可见其英气逼人。
群臣观礼,无不赞叹。
关羽抚须含笑,张飞虎目含泪。
赵云、许褚、陈群、王朗、华歆等文武重臣皆列席观礼。
李翊手捧圣旨,高声道:
“天子诏曰——”
“太子刘禅,仁孝聪慧,今聘大司马张飞之女张星彩为太子妃。”
“宜室宜家,永结同心。”
“钦此。”
刘禅与张星彩齐齐叩首,异口同声道:
“儿臣(臣女)叩谢父皇(陛下)恩典!”
礼毕,二人起身。
转向李翊,再拜道:
“拜谢相父成全。”
李翊含笑扶起二人,温声道:
“太子仁厚,太子妃贤淑,此乃天作之合。”
“愿二位同心同德,共承宗庙之重。”
刘备见状,龙颜大悦,起身举杯:
“今日太子大婚,朕心甚慰!”
“诸卿共饮此杯,贺我大汉国祚绵长!“
群臣齐声应和:
“贺太子大婚!”
“陛下万岁!太子千岁!”
酒宴之上,觥筹交错。
张飞豪迈,举杯痛饮,对关羽笑道:
“二哥,今日我女儿嫁入东宫。”
“咱们兄弟的后辈,总算都成家了!”
关羽抚须微笑,调侃道:
“三弟莫要得意,太子妃虽是你女儿。”
“但入了皇家,便是国母。”
“你可不能再像从前那般随意训斥了。”
张飞哈哈大笑:
“二哥放心,俺老张虽然粗鲁,但也知道礼数!”
赵云举杯上前,这位战场上久经厮杀的汉子,此刻竟是虎目含泪。
他迟疑片刻,才对刘禅说道:
“殿下,臣自幼看着您长大。”
“今日见您成家立业,心中甚慰。”
“愿殿下与太子妃琴瑟和鸣,共襄盛世。”
刘禅恭敬回礼:
“赵叔教导之恩,禅永世不忘。”
刘备见群臣欢聚,心中感慨,对身旁李翊低声道:
“子玉,朕今日见阿斗成婚,竟有些恍惚。”
“仿佛昨日他还是那个,在怀抱里的孩童似的。”
李翊微微一笑:
“陛下,太子已长大成人。”
“未来必能承继大统,延续汉祚。”
刘备颔首,目光深远:
“但愿如此罢。”
话落,饮尽杯中酒。
忽而侧首,对身旁的李翊笑道:
“子玉啊,择日不如撞日——”
“朕记得,云长早与你定下婚约,何时让治儿与银屏那丫头完婚?”
李翊闻言,执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失笑。
“陛下怎的比臣还心急?儿女婚事,本该从长计议。”
刘备抚掌大笑,眼中尽是促狭。
“朕也是一片好心!”
“治儿沉稳,银屏英气,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今日太子大婚,喜气正浓,何不趁此良辰,再添一桩喜事?”
李翊摇头苦笑,正欲推辞。
却见刘备目光炯炯,显然不容拒绝。
他只得拱手道:
“陛下既如此说,臣回去后与拙荆商议,再定吉期。”
刘备满意地捋须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感慨:
“……早些完婚也好。”
“看着这些孩子长大,朕才惊觉岁月如梭。”
“待他们成家立业,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给年轻人让位了。”
李翊听罢,神色微肃,低声道:
“陛下春秋鼎盛,何出此言?”
“大汉基业,仍需陛下掌舵。”
刘备摆摆手,目光投向殿外,似在遥望远方:
“……子玉不必宽慰朕。”
“当年涿郡起兵时,朕与云长、益德尚是少年意气,如今……”
他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