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关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3 / 7)

袁莹抿嘴轻笑:

“你们君臣倒是一个脾性,做起事来便忘了饥渴寒暑。”

“去罢去罢。”

“……嗯,去去便回。”

李翊踏着月色登车,车轮碾过御道青石,在静夜中发出沉闷的声响。

宫中值夜黄门见是首相车驾,不敢阻拦,径引至清凉殿外。

但见殿内烛火通明,隐约可见刘备伏案的身影。

“子玉?”

刘备抬头见是李翊,疲惫的面容露出一丝笑意。

“爱卿来得正好,陪朕用些点心。”

说罢推过一碟盐焗瓜子,碟中仅十数颗,颗颗饱满。

李翊躬身谢坐:

“陛下宵衣旰食,臣心难安。”

刘备捏碎一颗瓜子壳:

“伐吴在即,江南百万生灵何去何从,朕为此也是辗转反侧。”

说着,揉了揉太阳穴。

“批了一宿奏章,却如坠云雾。”

“还是没有半点头绪。”

“陛下当以龙体为重。”

李翊轻声道,“既然暂时没有头绪,不若暂歇片刻如何?”

刘备从之,闭目仰首。

良久方才睁眼,柔声问道:

“子玉夤夜前来,必有要事。”

李翊从袖中取出陈登书信,双手奉上:

“淮南陈元龙有书至,臣不敢专断。”

“特来请陛下圣裁。”

“哦?”

刘备眉梢一眼,笑着接过书信。

展信细读,初时嘴角含笑,继而眉头渐锁。

待阅毕,将信笺置于案上,指节轻叩:

“元龙欲与卿结秦晋之好,此乃美事。”

“汝二卿皆乃朕肱骨之臣,若要联姻,也并无违法之处。”

“又何必问朕?”

“陛下心知肚明,又何必拷问在下呢?”

李翊垂首,“陈氏乃江南望族,臣乃河北大姓。”

“若两家联姻,恐朝中物议。”

毫不夸张的说,除陈家、李家乐见两家婚事结成外。

其他人绝对不愿意看到两家联合。

一旦这婚事当真成了,

那么朝中弹劾两家的折子,每天都得堆积如山。

内容李翊都能够想到,

李家专横朝野,陈家在江南拥兵自重,欲要联合李家造反之类的巴拉巴拉。

而最令人感到操蛋的是,

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你是不是真的造反不重要。

重要的是别人认为,尤其是天子认为你造反。

那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翊向来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种将自己家族推上风口浪尖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思来想去,还是君臣之间主动坦白的好。

如果什么话也不说,反而会加剧矛盾。

凡事,只要肯沟通,很多复杂的问题其实都能够迎刃而解。

至少李翊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子玉啊子玉,你这是要朕替你拿个主意么?”

“不过卿三更时分来主动找朕,肯定心中已有计较。”

“朕倒是想先听听你自己的看法。”

“今夜云长将军亦登门议亲。”

李翊缓声道,“欲以其家中三女银屏许配给犬子。”

刘备闻言喜形于色:

“云长虎女配卿家麟儿,岂非天作之合?”

话落,忽又觉失态,忙敛容问道:

“不知卿意下如何?”

虽然刘备那流露出的一丝喜悦,很快被他掩盖了过去。

但李翊还是察觉到了,

显然刘备自己是希望关李两家能够联姻的。

理由主要有两个,

第一,

关羽与李翊都是懂得分寸的人,知道进退。

关羽是单纯跟士大夫处不来,家族势力虽强,却很难变成像袁氏那种顶级世家大族。

而李翊则是十分聪明,知道轻重缓急。

就像他今晚主动上交陈登的书信,刘备便没有理由怀疑他。

像这样一个聪明的人,他一定能为自己的家族安排一条最好的康庄大道。

倒是关羽这性子,快六十的人了,还这么任性。

刘备很怕以后关羽的后代会因跟自己的后代逐渐疏远,从而招来不必要的横祸。

若其能跟李家联合,对关家也算是一件美事。

所以这其实是为了保护关家。

第二个原因,则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了。

此前说过,

捍卫皇权的三条大腿,分别是宦官、外戚、宗室。

历史上,除了曹丕这个奇葩同时砍掉三条大腿外,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或多或少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