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嘉新制之前,被举孝廉、茂才的都是不用考试,就直接当官的。
完全靠举主对他们的了解程度。
所以阳嘉新制绝对是一种进步,但依然不够规范。
就比如刘备这次遇到的崔和事件,如果不是刘备心血来潮,想要亲自考核一两个官员。
他也不会发现,新举上来的茂才,依然有水掉的可能性。
这就说明,这些被举者依然有办法避开中央考试。
只不过这位崔生比较倒霉,刚好遇到刘备点名。
算他点儿背。
面对这种问题,刘备也知道,只有改变这条横贯汉朝四百年的祖宗之法。
是啊,四百年了。
四百年的时间,已经让世人看清楚它的优劣性。
足以让人们知道该怎样做,能让它变得更好。
只是很多人不敢做而已。
其原因正如李翊所言,牵涉到士族的核心利益。
动,则天下震动。
还是只能徐徐图之。
“去年开设了多少私塾?”刘备问。
“三百七十二所。”
李翊不假思索,“其中北方新增二百一十五所,多用臣改良的‘活字印刷术’印制教材。”
刘备点了点头,道:
“北方是士人核心之地,应该先北后南。”
“该当如此,该当如此……”
他走到窗前,时值仲夏。
洛阳西苑的梧桐叶上还挂着晨露。
刘备忽掷下笔毫,回头对李翊笑道:
“朕欲微服访察民间官塾,卿可愿同往?”
刘备一时心血来潮,想要看看私塾大规模铺设以后,有没有对民间整体人口素质提高。
李翊拱手说道:
“陛下有命,臣自当奉驾。”
“然陛下万金之躯……”
话未说完,刘备已摆手道:
“不过寻常走访,何须拘礼?”
“纵是微服,护卫不可不备。”
李翊肃然道,“当知会子龙将军。”
刘备捻须轻笑:
“许仲康随行足矣,何必劳动子龙?”
许褚是刘备的贴身护卫,而赵云的职权范围要更大。
刘备便想着不必那么麻烦,只让许褚随行就可以了。
“陛下。”
李翊正色谏道,“子龙领中护军,护卫宫禁本就是其职分。”
“纵不随行,亦当令其知晓。”
言外之意,老刘你就算不带子龙,人家也得有知情权呐。
人毕竟有着保卫宗室安全的职责。
正言语间,忽闻环佩轻响。
赵云白袍银甲,自廊下转出,抱拳道:
“陛下,臣请随驾护行。”
刘备皱眉,叹道:
“朕此次出行,为得就是不想兴师动众,况人多眼杂……”
“臣不带亲卫。”
赵云不假思索答,“只以布衣之身相随。”
李翊见刘备仍有踌躇,温言劝道:
“仲康、子龙皆万人敌。”
“有他二人随行,纵遇变故,亦可保万全。”
刘备乃从之。
……
洛阳宫西角门外,晨光熹微。
刘备一身青衫儒巾,李翊素袍纶巾。
赵云白衣佩剑,许褚粗布短打。
四人正欲策马出宫,忽听身后一声洪亮呼喊:
“兄长!”
刘备回头,只见关羽、张飞二人快步追来。
关羽绿袍金冠未卸,腰间青龙刀虽未携带,却仍显威仪。
张飞则是脱去了将军甲胄,换了一身劲装,腰间挂着个酒葫芦,满脸兴奋。
“兄长既是要出门,怎不叫上俺们?”
张飞大步上前,一把揽住刘备肩膀。
“自打您当了皇帝,咱们兄弟多久没一块儿喝酒走马了?”
刘备失笑,拍了拍张飞的手:
“三弟,朕这次是微服私访,不是去游山玩水。”
“那更要带上俺们了!”
张飞瞪圆了眼,“兄长如今是九五之尊,万一遇上不开眼的蟊贼,看俺老张一拳一个!”
关羽捋须轻笑:
“三弟说得是。”
“兄长既微服出行,多几个兄弟照应,总归稳妥些。”
刘备无奈,看向李翊:
“子玉,你看这……”
李翊微微一笑:
“陛下,关将军、张将军皆是万人敌。”
“若能同行,确实更稳妥。”
赵云也点头:
“有二位将军在,寻常宵小绝不敢近。”
刘备摇头失笑,暗道你二人倒是会做人。
“也罢,不过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