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不至于抗不过去这场大旱。
他批着“从河北、淮南调粮”,然后又开始写下具体的章程。
自三兴汉室以来,这样的奏报每月都有。
刘备才知道,管理全国有多累。
因为此前整个北方、淮南是完全托管的状态。
李翊与陈登只会把非常重要的大事上报给刘备,刘备只需要拍板决定就可以了。
但现在,汉室三兴,帝国建立。
河北、江南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完全托管。
因为说难听点,此前的托管,是形势所迫。
原来的河北、江南说是独立政权都不夸张。
现在称帝了,权力必须得收回中央。
再像以前那样下放,那汉朝的统治用不了多久就会土崩瓦解。
“陛下。”
一阵熟悉的幽香飘来,刘备抬头,看见皇后袁瑛立在灯影里。
她穿着素白寝衣,发间只簪一支木钗,像是匆匆起身的模样。
“这么晚了,皇后何事?”
袁瑛缓步上前,纤指按在刘备肩头:
“臣妾醒来不见陛下,听说还在批折子。”
她指尖轻轻揉着丈夫紧绷的肩颈,“子时都过了。”
“国事繁忙。”
刘备偏头避开妻子的手,毛笔在另一份奏折上勾画。
“你先回宫歇息。”
殿外的寒风卷着落叶拍打窗棂,烛火猛地摇晃起来。
袁瑛的影子在墙上陡然拉长,又缩成一团。
“陛下已经三日没与臣妾说话了。”
袁瑛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就陪臣妾说会儿话可好?”
刘备笔尖一顿,眉头紧紧皱起。
他突然把笔拍在案上:
“朕现在是大汉天子!天下苍生系于一身,岂敢有半分懈怠?”
声音在空荡的大殿里炸开,惊得身旁宦官扑通跪下。
面对刘备的“龙颜大怒”,即便是封疆大吏都得胆寒。
而此刻袁瑛一名女子,不知怎的,竟鬼使神差地从刘备手中抢过案牍。
“陛下,您就陪臣妾说说话罢。”
“把案牍放下。”
刘备面色阴沉,语气冷冰冰的。
“不……”
袁瑛的声音依然轻如羽毛。
“朕让你把案牍放下。”
“皇后难道想要抗旨吗!”
刘备语气比殿外的寒风还要冰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