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顺天应人,刘协禅位;炎刘不绝,刘(5 / 6)

刘协转身捧起她的脸。

“如今你是我的王妃,我是你的……”

他顿了顿,眼中漾起笑意,“山阳郎中。”

翌日清晨,陈到正检点白毦兵布防,忽见刘协布衣草鞋而来。

“陈将军。”

刘协递上一卷竹简。

“烦请转呈天子。”

“协愿遣官代治山阳国,但求做个闲散之人。”

陈到闻言愕然:

“大王这是……”

“嘘——”

刘协竖起手指,“从今日起,请唤我刘先生。”

陈到一时哑然,刘协竟主动申请让刘备派官员来代管山阳国。

那么如此一来,刘协这个山阳王,可就是真正的有名无实了。

“大王,你可知你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么?”

“我知道,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在做什么?”

“……唉。”

闻得此言,陈到竟忍不住叹了口气。

从曾经的九五之尊,一下变成一个平民。

中途究竟需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有刘协这样释怀的心态?

“陛下会同意的。”

五日后,刘备的诏书很快发回。

命山阳国设相、尉各一,悉从王意。

另赐太医署典籍三百卷,供刘协夫妇任意翻读。

从此浊鹿城南多了间草庐。

每日晨光熹微之时,总有一名白衣男子携药箱出诊,身旁跟着位挽袖煎药的妇人。

有老农咳血三日,饮其药而愈。

有稚子高热惊厥,施针即苏。

或有人问其姓名,只道:

“山阳刘氏。”

他的脚步行至山阳国的每一个角落,问诊之人,分文不取。

夫妻二人无偿替每一个患者治病。

某一日,一对夫妇在淇水畔救起落水孩童。

妇人拧衣时,竟从怀中跌出半块龙纹玉玦。

孩童父亲惊跪于地:

“您……您莫非是……”

男子笑着摇头,将玉玦抛入水中。

夕阳下,但见涟漪荡碎一河金光。

在卸下了千斤重担之后,他终于能够为自己而活了。

……

禅让仪式虽然结束了,但称帝仪式还没有正式进行。

当称帝之后,才能真正的建立属于刘备自己的年号。

目前称帝仪式,暂时定在了今年的七月份。

而去河北省亲,一直住在妹妹家里的袁瑛也已经收到通知。

准备带着阿斗刘禅,赶回雒阳了。

毕竟称帝之时,少不了皇后太子。

这一日,夏夜。

雒阳南宫,清凉殿。

李翊踏着月色入殿时,见刘备正就着烛火把玩那块传国玉玺。

灯影幢幢,将新天子的面容映得晦明不定。

“陛下。”

李翊躬身行礼。

刘备并不抬头,只澹澹问:

“知道为何独召卿来么?”

“臣不知。”

玉玺“咔”地一声搁在案上。

刘备抬眼,“休得过谦,这世上,哪有你天枢先生不知道的事?”

李翊袖手而立:

“近日事务繁杂,称帝大典、封赏群臣、安置山阳王”

“臣实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你以为我无所不知,其实我是真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件事。

“既然不知,不妨一猜。”

李翊略作沉吟,分析道:

“眼下不论如何,都没有比称帝大典更重要的事了。”

“嗯。”

刘备点了点头,语气平静。

“继续。”

“既是眼下无重于登基大典……”

李翊缓步近前,“陛下又独召臣一人,想必是与文武大臣有关。”

刘备突然大笑,笑声震得烛火摇曳。

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李翊的肩膀。

“子玉啊子玉,为何你这般聪明人,偏要为我所用?”

“朕时常想,若你也愿争雄天下,今日坐这位置的——”

手指重重戳在玉玺上,“就该是你了!”

殿外惊雷炸响,夏雨骤至。

李翊掸了掸被风吹皱的衣袖:

“臣懒散成性,而皇帝宝座么”

他望向檐外雨帘,“实乃天下第一苦差。”

“依臣之懒性,实做不得的。”

“你?懒散?”

刘备嗤笑,“你若算懒,天下人都是醉生梦死的懒鬼!”

“好了,说回正事。”

这几日见李翊为了称帝大典一事,忙得焦头烂额。

刘备这才跟他开了一个小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