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无不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
“此非天命所归乎?”
原来,昨日李翊便曾密令,每户赐粟三斗,命其迎驾。
童叟欢呼者,另赏钱十文。
沿街商铺皆免赋三月。
并传话雒阳百姓,这些赏钱都是齐王赐给你们的。
你们要记住齐王的恩情。
这是还不完的。
在李翊的一番精心布置下,才有如此盛况。
待入了大殿,刘备于案上翻阅李翊呈上来的户籍图书。
据粗略统计,目今雒阳大约还有户口四万三千六百余众。
田亩二十万倾,但由于曹军刻意焚毁,良田只剩下不到五百倾了。
雒阳城内的坊市则大概还有百二十处。
这还多亏了乐就的及时献城投降,不然接着抵抗下去,雒阳的破坏只会更加严重。
目前这个结果,已经比预想之中要好太多了。
刘备忽有瞥见图册上的墨迹犹新,显然彻夜赶制。
刘备不禁抚册叹道:
“子玉方下坚城,今晨便有此册,真栋梁之才也。”
“臣不过是效萧何故事罢了。”
李翊一拱手,“安图籍也已备妥。”
说着又呈上一卷。
刘备展卷,原来是长安城的详细防卫,连水门暗道都标注分明。
乃惊问,“此从何来?”
“袁氏旧部门下多有在长安为吏者,因而得之。”
“善!”
刘备缓缓合上图册,眸子一凛,朗声说道:
“如今既得东都雒阳,这西京长安也该收复。”
此言一出,众将纷纷请战,表示愿意为大齐拿下关中这最后一块版图。
唯有李翊建议让刘备暂时留在雒阳。
“臣请大王坐镇雒阳。”
李翊郑重拱手,“一则安抚中原民心,二则齐军接连恶战,将士疲敝,宜当休整。”
刘备一捋胡须,沉吟道:
“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曹魏兵败,走关中入汉中,正当一股而下。”
“何懈怠为?”
李翊却道,“不然。”
“雒阳乃汉朝旧都,今王上以宗亲之身重克此地,上合天意,下顺民心。”
“正当留在此地,收取人望。”
“至于长安,可交由并州马超攻之。”
“马孟起乃伏波将军之后,羌人尊其为‘神威天将军’,若使其自北南下。”
“定能够击溃韩遂与曹魏的残军。”
刘备大喜,即命马超出兵长安,收复最后一块长安之地。
不过在写给马超的诏书中,刘备斟酌再三,并未以下诏书的方式。
而是改为手书作信,叙旧打感情牌。
毕竟马超也很少受到王化。
书信很快传回并州,马超得刘备书览之,其书略曰——
“备致书孟起将军麾下:”
“备每览史册,未尝不掩卷太息,思伏波将军之雄烈。”
“及闻将军威震羌胡,神武天授,实乃马氏之麟凤也。”
“昔在河北,尝欲与将军把臂言欢,竟缘悭一面,至今为憾。”
“今遣士元、子山等往佐将军,皆国士之英。”
“近闻将军镇并州,羌胡归心,耕战有方,甚慰甚慰!”
“夫大丈夫处世,当建不世之功。”
“今长安故都近在咫尺,曹氏势衰,此天赐良机也。”
“将军若率羌汉之众,南下除残去秽,则功业当超越先贤,名垂竹帛。”
“汉室兴复之日,必以将军为元勋。”
“他日功成,岂让伏波专美于前乎?”
马超得刘备书大喜,击案大笑:
“刘玄德真吾主也!”
即召庞统、步骘入帐议事。
二人都赞成即刻进兵。
马超再无顾虑,即遣庞德率轻骑五千为先锋。
马岱领步卒八千为中护军,自统步骑七千正式出发。
步骘又补充道:
“河东道平坦,宜速进。”
翌日黎明,校场点兵。
马超银枪白马,立于将台,朗声大喝:
“儿郎们!今日兵发长安,功成之日——”
枪尖挑破晨曦,“人人赏金百两!”
三军欢呼震天。
庞德率先锋军如利箭离弦,马岱部似铁流滚滚。
马超自领中军,庞统乘油壁车随行,沿途羌部闻风来附,竟又添兵三千。
行至蒲坂津,忽探马飞报:
“韩遂已遣大将阎行阻于潼关!”
马超冷笑,“竖子敢尔?”
银枪前指,“传令,连夜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