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弓弩手掩护!”
霎时间箭如飞蝗,压得城头守军不敢抬头。
辰时三刻,战鼓震天。
李翊令旗一挥,百名壮士推着飞云梯缓缓前进。
城上箭矢如雨,却尽数钉在铁皮之上。
“放滚木!”乐就嘶声怒吼。
巨木轰然坠下,竟被云梯顶部的斜板弹开。
张飞在梯中大笑,“魏贼技穷矣!”
话音未落,云梯已“轰”地搭上城垛。
乐就亲率亲卫来战,正遇张飞。
丈八蛇矛如蛟龙出海,连连挑十余名魏卒。
乐就勉强接了三合,铠甲已被刺穿,鲜血汩汩。
“将军快走!”
副将拼死相护,乐就方得脱身。
回望城头,齐军已占据半壁城墙,那飞云梯中仍源源不断涌出生力军。
好在雒阳毕竟是大城,想单纯靠肉搏战一日拿下城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经过一日一夜的奋战,魏军勉强击退了齐军的攻势。
但击退齐军之后,魏兵脸上却并未露出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每个人的脸上都难掩疲惫、失落之色。
“他们还会再回来的。”
这是每一名魏国士兵的心中想法。
今日,齐国先进的攻城技术与军事理论,让魏人大开眼界。
齐魏两国的军科至少已经拉开有两级了。
……
暮色四合,齐军大营灯火通明。
李翊正与诸将商议明日攻城方略,忽见陈登轻叩案几。
“相爷,今日某观城头魏卒,多有倦色。”
“乐就本非曹氏嫡系,不过降将耳,何不遣使劝降?”
“岂不闻孙子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今日我军凭借飞云梯,虽占尽先机,但攻城毕竟会有不小的损失。”
“若能说乐就来降,不失为一善策。”
帐中一时寂静。
张飞拍案道,“何必多此一举!待俺明日……”
话音未落,袁胤忽然起身拱手:
“丞相,乐就昔年曾为我袁氏部将,与下官有旧。”
“若蒙不弃,胤愿往说之。“
严格意义上讲,乐就也算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按照汉朝的习俗,就算是两军对敌,乐就都是不能对袁氏出言不逊的。
所以袁胤才有胆子提出,主动去劝降。
毕竟他跟着李翊一路混来,已经混了不少军功了。
总该干点儿实事才行。
不然即便刘备给自己封了大官儿,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李翊目光如电,在袁胤面上逡巡片刻,忽展颜笑道:
“善!就劳舅兄走一遭。”
“若果真能说来乐就来降,君当头功。”
袁胤谢过,次日拂晓,单骑走至雒阳城下。
城上守军张弓搭箭,厉声喝问:
“来者何人?”
“故人袁胤,特来拜会乐将军。”
乐就闻报登城,见果是旧主,沉吟良久,终是摆手。
“放吊桥。”
入得城中,但见街巷萧条,士卒萎靡。
乐就引袁胤入府,甫一落座便叹道。
“袁公此来,莫非为李翊作说客?”
袁胤不答,反问道:
“将军观昨日‘飞云梯’如何?”
乐就面色一僵,手中茶盏微微发颤,“确……确是奇技。”
“相爷麾下,此类利器不可胜数。”
袁胤压低声音,“未知足下手上还有多少兵马粮草,可挡住齐国精锐?”
乐就沉默不能答。
袁胤见他犹豫不决,忽拍案笑道:
“……将军何其迂也!”
“曹氏留君守此孤城,明是以君为饵耳。”
“彼既不仁,君又何必效死?”
“今雒阳乃汉家旧都,于刘氏有特殊意义。”
“将军若能举城归顺,封侯之赏,岂在话下?”
乐就面色阴晴不定,手指不住摩挲剑柄:
“某已背袁降曹,若再弃曹投刘,便是两叛其主。”
“非是无不愿为此事,只恐于名誉不利耳。”
袁胤听罢,大笑不已。
“将军此言谬矣!”
“方今汉祚必然三兴,齐王千岁亦必正大位。”
说着,袁胤又环视一眼左右,忽压低声音说道:
“且今齐王世子阿斗之母,乃我袁氏女也。”
“汉家天下,半属袁氏。”
“君今归汉,即是归袁,何叛之有?”
此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袁胤这话说得直白的不能再直白了。
当今世子,有我一半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