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通过提供山越俘虏,或者花重金,献舟楫等等。
但都被陈登拒绝。
陈登一直是对吴强硬派,一直主张先南后北。
即先灭东吴,再攻中原。
当然,这跟他有“吞并江南之志”的人生信条有关,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
而国中大部分高级官员,都是主张先北后南。
毕竟中原之地于他们而言,是更切实际的利益。
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这些年淮南对丹阳的掌控力其实是越来越弱的。
毕竟隔着长江,交流沟通很不方便。
所以近几年,吴中越来越多人的喊出:“收复丹阳,一统江东”的口号。
丹阳,是孙权无论如何都必须夺得的领地。
孙权也相信在丹阳问题上,吴人可以“先斩后奏”。
毕竟丹阳并未涉及到太多齐人的核心利益,事后孙权完全有办法找补,讨好齐人。
但荆州就牵扯太过重大了。
这地方联系着益州、扬州。
荆北更是大汉极富的地区,是士大夫的乐园。
这地方,孙权要是敢抢。
那就要看看他有没有他老子和他哥哥那般命硬了。
吕蒙看出了孙权的踌躇,便分析说道:
“主公容禀!”
他手指北面,大声说道:
“今刘备已吞并豫、兖、青、徐四州,北方更是早已大定,其势如日中天。”
“就目前形势来看,河南之战已成定局。”
“刘备已经一统了河南、河北,若使其消化中原,正是断我江东之生路。”
吕蒙突然单膝跪地,甲胄铿锵作响。
“臣请为主公剖陈利害。”
“今刘备已据中原十之七八,下一步必是顺江而下!”
“届时江东张、顾诸姓必来劝谏主公降齐。”
吕蒙突然提高声调,“当年刘琮之事才过去几年,莫非主公忘了?”
这话像柄利剑刺来。
孙权猛地站起,案上茶盏翻倒,褐色的茶水在荆州位置上漫开,宛如血染疆场。
他心尖儿怦怦直跳,大脑飞速旋转。
吕蒙趁势进言:
“曹操虽败,可仍旧会退守西川,正需盟友。”
“若我等能够取下荆州,则与魏国连成掎角之势。”
“通西蜀之援,壮我兵势,他日北伐,据上流之利。
“吴魏唇齿之势可成,长江天险亦可全据!”
廊下,吕蒙的声音振聋发聩。
“即便战事不利,也能向曹操表明诚意,大结魏人之心。”
“魏国如今困兽犹斗,必视我江东为救命稻草!”
“故荆襄之役,势在必行,不容迟疑!”
吕蒙的分析可谓是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孙权的心坎上。
因为就目前的局势来看,中原大战就是基本已成定局了。
齐国一统河南、河北,下一步肯定就是要收拾你东吴。
到时候摆在孙权面前的,就只有投降一个选项。
因为江东的大族们,肯定会撺掇孙权去投降。
到时候孙权也是身不由己。
但曹操还会退回西川,继续抵抗。
到时候因为战略原因,魏吴两家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
而魏国又是与齐国势不两立的,既然如此,何不早早与齐国撕破脸,倒向魏国与曹操合作呢?
现在我们打下荆州,不仅能够加强与益州的联系,还能壮大自身实力。
使得将来反攻中原的战略优势变得更大。
即便失败了,得罪了齐国,这肯定也会坚定魏人与我们联合的决心。
所以荆州之战,不论能不能打赢,都是必须要打的。
“好!!”
孙权终于下定了决心,拍了拍吕蒙的肩膀。
“子明,孤已经将江东兵马交予汝调遣。”
“如何攻取荆州,俱有你来决断。”
“孤并不欲干扰汝之公务,只是不得不多言几句。”
孙权最后叮嘱一声吕蒙。
“诸葛亮号卧龙,乃当世奇士。”
“齐中有传言说,他会是李翊的继任人。”
“此议似乎得到了刘备、李翊两人双重的认可。”
“能接替李翊的,绝对不是凡夫俗子。”
“其虽已将荆州兵马外调,但同样在江夏防区设下了重兵。”
“子明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突破江夏防线,诸葛亮一旦反应过来,率兵回撤。”
“到时候不仅袭取荆州的计划将要失败,我东吴也会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此次行动,务必要稳、准、快!速速图之!”
吕蒙拜别,辞了孙权。
出得宫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