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中原大战:翊历战至今,不下六十余(4 / 6)

身旁曹仁按剑而立。

案前摊开的是一幅河南地形图,上面毛笔圈圈出了各个要地的险关隘口。

夏侯惇沉声说道:

“诸位,探马来报,刘备已调集六十万大军。”

“不日将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杀来。”

“此战关乎我大魏存亡,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定下御敌之策。”

此事,大魏的各路集团军都在颍川聚集了。

魏国高层便在许县城召开了国家最高军事会议。

话音刚落,曹洪便拍案而起。

“还议什么?直接调集精锐,在官渡迎头痛击!”

“正如当年河南故事,以少胜多,大破袁绍!”

蒋济微微抬眼,淡淡道:

“……今时不同往日。”

“刘备非袁绍可比,其如今拥有数州兵马。”

“李翊精通韬略,深谙兵法。”

“关羽、张飞、赵云皆万人敌,若正面决战,胜负难料。”

蒋济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他对战事并未抱有多大信心。

曹仁在一旁点头:

“子通所言极是。”

“依我之见,此战关键不在野战,而在——”

他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陈国!”

堂中诸将闻言,皆凝神细听。

曹仁有条不紊,认认真真地分析道:

“如今天子尚被软禁在陈国,刘备若攻河南,必会派精锐直取陈国。”

“若天子落入其手,则正统俱为其所有也。”

“届时我大魏在道义上便彻底输了。“

赵俨点头应和,沉声在一旁补充说道:

“不仅如此,若战局不利,我们至少要将天子转移至关中,甚至是西川,以保住正统。”

“否则……”

他独目中闪过一丝狠厉,有些悲观地说道:

“如果我们争夺天子失败,输掉河南。”

“那刘备就一统了整个中原之地,到时候以他的名望,只恐怕……”

讲到这儿,赵俨不再继续往下说。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自古以来,人们印象中华夏正统之地就是河南、河北。

所以这一带地方也称之为中原,也称之为中国。

一旦统一中原,那刘备不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具备了大位的条件。

政治上,就更不用说了。

四世三公、皇室后裔、加上奉迎正统天子。

刘备完全有机会,从天子手中“和平”完成禅让仪式。

到了那个时候,刘备的民望才是真正的如日中天。

这对曹魏政权而言是巨大的灾难。

所以保住天子,是曹魏军团的第一要务。

至少不能让他落到刘备手里,以使其完成“禅让”仪式。

作为主帅的夏侯惇,微一颔首,道:

“两位高见,所言甚善。”

“依惇之见,当将精锐尽往陈国而去。”

李典闻言,皱眉问道:

“若主力皆去陈国,那雒阳、许县如何防守?”

“刘备若分兵来攻,岂不危矣?”

满宠微微一笑,道:

“刘备志在天下,必会先取天子。”

“我们只需在陈国提前设下重兵,以逸待劳。”

“至于雒阳、许县……”

他指尖轻点地图,“可令杜袭、郭淮率偏师驻守,帮我等拖延时间即可。”

话落,又朝着夏侯惇正色说道:

“将军,我军战力不如齐军。”

“所以断不能与齐军大规模野战。”

“我军的优势人数众多,兵力集中。”

“而齐军的劣势是战线长,各路军马分散,并未第一时间聚集。”

“我等最好先合兵一处,全力攻破一路。”

“如此方有胜转之机。”

满宠深谙用兵之道。

他其实也是参与过官渡之战,跟李翊一起并肩而战过的。

他亲眼看到李翊是如何指挥军队,如何管理手下人的。

其先进的理念,深深地震撼到了满宠。

以至于满宠现在都在拼命研读李翊的著作,默默抄写他的名言名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要想打败敌人,就得先了解敌人。

满宠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众军官中也许他不是与李翊接触最多的人。

但一定是最了解李翊的人。

在学习李翊这么久的时间里,他在用兵一途最为明悟的道理就是——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己之强攻敌之弱。

满宠断定齐军肯定会来陈国抢夺天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陈国就是第一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