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天下谁人不投齐?(3 / 6)

略,当审时度势.……”

“够了!”

周瑜厉声喝道,随即剧烈咳嗽起来。

张昭等众连忙上前将之扶住,低声道,“都督保重身体啊。”

满宠见周瑜如此激动,心知今日难以达成目的,只得退而求其次:

“既如此,外臣告退。”

“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环视殿内众人,向着孙权微微一笑:

“此本为东吴内政,外臣不该多嘴。”

“但形势所迫,宠不得不以实言相告。”

“向察众人之议,不足与图大事。”

“东吴之众,虽迎刘备可以,唯吴侯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吴众迎备,备便以其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而吴侯迎备,欲安所归?”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嘶……

此言一出,殿内的一众东吴大臣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满宠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只要是反对与魏国结盟的,都是不替孙权考虑的吗?

只要是不愿与齐国交战的,都是卖国贼吗?

这一杆子打下去,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

尤其矛头直指主和的周瑜。

“外臣告退了……”

放完狠话,满宠赶紧开溜。

待满宠退下后,孙权长叹一声,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周瑜和张昭。

“公瑾啊……”

孙权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此事确实令人为难。”

若联魏攻刘,确如你所言恐中曹操奸计。”

“但若不联魏,待刘备坐大,又当如何?“

周瑜强忍咳意,正色道:

“主公明鉴,曹操此议,分明是要我江东为他火中取栗。”

“不如静观其变,待齐魏两败俱伤……”

孙权突然拍案而起:

“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他激动地在殿内来回踱步:

“自我父兄创业以来,我江东儿郎枕戈待旦,难道就永远困守这东南一隅吗?!”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张昭见状,小心翼翼道:

“主公息怒。”

“不如……不如先加强江防,同时派细作密切关注中原战事?”

孙权停下脚步,望着殿外渐渐暗沉的天色,喃喃道:

“……也罢。”

“传令下去,各营加强戒备,没有孤的命令,不得轻举妄动。”

当夜,满宠站在返回的船头上,望着京口渐渐远去的灯火,沉默不言。

一旁的随从叹了口气:

“唉,孙权这厮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真是亏得我们大老远渡江而来,如今空手而退,无颜回去见魏公了。”

满宠嘴角却微微翘起,勾起来一抹冷笑。

“……孙权……迟早会来找我们的。”

众人皆是一怔,忙问道,“满公何出此言?”

满宠轻捻颔下的山羊须,呵呵笑道:

“我在孙权眼中看到了野心。”

“这小子可是一只狼崽子,哈哈哈……”

……

凉州,金城郡。

凉州是三国时期一个十分神奇的地方。

这里盛产精兵良将,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它也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除了董卓当了一回主角之外,就再也没人能在舞台上惊艳全场了。

饶是如此,凉州依然有着重要的戏份。

俗话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由于本地人常年与异族作战,养成了彪悍的民风。

所以他虽然没办法成为主角,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配角。

是周围政权极力拉拢的对象。

金城内,朔风卷起漫天黄沙。

魏国使节傅巽率领百余骑穿过陇山要道,终于抵达了韩遂的都城。

城门处,凉州兵甲鲜明,刀戟如林,显示出这位西凉霸主的不凡实力。

傅巽被引入都督府,只见韩遂高坐虎皮椅上,左右皆是剽悍的西凉将领。

这位年近六旬的凉州枭雄虽鬓发斑白,但目光如电,不怒自威。

“魏使远来辛苦。”

韩遂微微抬手,他声音浑厚,“不知魏公遣尊使前来,有何指教?”

傅巽深施一礼,恭敬道:

“魏公素闻韩公雄才,特遣在下前来,共商大计。”

“如今天下三分,刘备僭号称王,魏公愿与韩公共分中原,共图大事。”

傅巽是西汉名臣傅介子的后代,就是斩楼兰王的那位。

史书记载他,“容貌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