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沟通。
使得两地商贸来往更加频繁,使得吴地的产物能够更好地输出到荆州去。
眼下的吴地确实是在高速发展,但孙权却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
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依附于东吴的对外出口。
东吴的手工业、土特产的主要倾销对象,就是荆州。
因为诸葛亮也在大力开发荆州,需要大量的原料、人力。
而东吴最不缺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毕竟本地到处都是山越土著。
吴人俘虏了这些土著后,高价卖给荆州,赚的可谓是盆满钵满。
然后再用这些钱,反哺到东吴的手工业、农业、水利工程上去。
这才使得江东快速发展,摆脱瘴地的恶劣自然环境。
周瑜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认为加强与齐国的合作,是远比与齐国撕破脸要强的。
毕竟战争从来都没有赢家,只是谁输得多,谁输得少罢了。
那显然东吴还没有能够与齐国撕破脸的底气与实力。
你就算加上魏国,吴魏联合一起,缩短了与齐国之间的国力差距。
可问题上吴魏是两个政权啊。
国与国之间的联合,并不就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他显然是不如齐国这种大一统政权,拧成一股绳能够爆发出来的力量大的。
基于此种种考虑,周瑜都反对与曹操合作,与齐国决裂。
此时,保守派的张昭也在此时出列,谏道:
“主公,周都督之言不无道理。”
“如今刘备势大,我东吴国小民弱,不应该与其为敌。”
“只有修好两地关系,才能够长足发展。”
别部司马吕蒙反对道:
“张长史此言差矣,正因为刘备势大,若不趁其无暇南顾时扼杀之,日后必成为我江东大患。”
“今曹操愿与我军结盟,实乃天赐良机!”
“我等万不可失此机会。”
显然,仅靠东吴自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战胜齐国的。
必须要通过外交的方式,联合一强,才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如今曹魏放下赤壁之仇,主动抛来了橄榄枝,东吴没有道理不接。
朱然、贺齐等将亦纷纷主战。
周瑜见此,心急如焚,咳喘连连,仍坚持道:
“主公!切不可因小利而失大局啊!”
众人的争执,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
孙权也一晚上没睡,彻夜难眠,心中纠结到底应该听谁的。
次日,一大早。
议事大殿中气氛凝重。
满宠立于殿中,目光灼灼地望着坐在主位上的孙权,等待着他的最终答复。
殿内文武分列两侧,周瑜虽抱病在身,却仍挺直腰背站在武将之首,眉头紧锁。
孙权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抬眼看向满宠,沉声道:
“满使节远道而来,然所议之事关系重大,孤尚需时日考虑。”
满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焦急。
感情你们东吴昨晚开了一晚上的会,就开出了这么个结果?
外交场合,最怕的就是这种“拖字诀”。
因为你不给个明确答复,到底是参战不参战,是真的会影响出使国的军事决策的。
念及此,满宠上前一步拱手道:
“吴侯明鉴,如今中原战事一触即发。”
“若吴国不能及时出兵相助,魏国恐难以取胜。”
“届时刘备坐大,东吴又岂能独善其身?”
“此乃唇亡齿寒之势啊!”
满宠先表明了魏国需要吴国的一个强烈态度,以证明自己的诚心。
并且强调了一个现实问题,即中原大战最晚年底就要开始。
吴人如果不能及时加入,魏国不能取胜,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
如果我们输了,你们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孙权眉头微皱,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
他转头看向朱然:“义封以为如何?”
朱然出列道:
“主公,满使节所言不无道理。”
“齐人背信弃义,当年诱骗我等一同伐曹,约好共分荆州。”
“如今却独霸荆襄,连荆南一郡都不肯分与我等。”
“今将我等困死在吴地,若不主动出击,吴人将何以自处?”
“主公!”
周瑜突然出声打断,他强撑着病体上前一步,朝满宠说道:
“东吴自有战略主张,就不劳满使节多费心思了。”
“我军与荆州诸葛亮已有盟约在先,岂能背信弃义?”
满宠见状,知道再难说服,但仍不死心:
“周都督此言差矣。”
“天下大势,瞬息万变。”
“吴侯雄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