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刘玄德再得一子(4 / 5)

姓安居乐业,政绩斐然。

刘备听闻其贤名,心中甚喜,亲自斟酒相敬,道:

“刘县令勤政爱民,乃汉室栋梁,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刘泌受宠若惊,连称不敢当。

忽然间,刘备瞥见刘泌身侧立着一位少年郎,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

生得器宇轩昂,眉目如剑,英姿勃发。

刘备不由心生好奇,便问刘泌:

“此少年何人?”

刘泌乃应声答道:

“此乃下官外甥,姓寇名封,自幼习武读书,颇有胆略。”

刘备见寇封气度不凡,心中暗赞,便招手唤他近前叙话。

“小郎,汝能饮否?”刘备问。

寇封精神抖擞,大声道:

“大丈夫当气吞山河,如何饮不得杯中之水乎?”

刘备大喜,便命人取来足足一斗酒给寇封。

这本有“为难”之意。

哪料寇封二话不说,端起酒器,一饮而尽。

刘备眉眼含笑,又道:

“取彘肩来!”

彘肩就是猪的前腿。

庖人取来一生彘肩给寇封。

寇封二话不说,拔剑切而啖之,面不改色。

刘备大喜过望,一直身旁的护卫许褚道:

“寡人适才以项籍试樊哙之事,复试小郎。”

“吾尝谓仲康为古之樊哙,今观小郎,则不亚樊哙矣!”

许褚闻言,面露不屑之色,嗔目而视之。

须知许褚生得是腰大十围,体壮如牛。

他的蔑视,足以吓得众人侧目。

唯独寇封初生牛犊不怕虎,全然不惧,亦嗔目还视许褚。

没有一丝的害怕。

于是刘备更加喜欢这名叫做寇封的少年郎,当即拉着他的手,邀请他和自己坐在一张席上。

能够与齐王坐则同席的人,那绝对是莫大的殊荣。

众人都感慨刘泌好运气啊,有一个好外甥。

就凭今晚上这件事,搞不好过两天他就要升官儿迁任到别处去了。

念及此,众官只觉懊悔,恨没有把自己儿子给一并带过来。

现在想想也是,齐王千岁都已经是年近五十岁的人了。

这个年纪的人,就是喜欢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唉,悔呀!

刘备拉着寇封入席,正谈笑间。

随军厨役端菜上席之时,不慎失手,一块炙肉滚落于地。

众官尚未察觉,寇封却已俯身拾起,轻轻拂去尘土,竟径直放入口中。

刘备见状,既惊讶又欣赏,便问:

“寇公子,肉已沾尘,何故不责下人,反自食之,是何意也?”

寇封拱手答道:

“齐王容禀,臣身为将吏,当时时体恤百姓。”

“粒米片肉,皆来之不易,弃之可惜。”

“厨役终日劳碌,偶有过失,若因小事叱责,岂不寒了人心?”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刘备听罢,心中大悦,暗想:

“此子不仅仪表堂堂,更有仁德之心,实乃难得之才!”

刘备便问一旁的樊城令刘泌道:

“卿与寡人乃是华宗,四百年合是一家。”

“未知祖上何人?”

刘泌躬身答曰:

“回禀王上,臣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哦?卿竟也出自中山靖王一脉?”

听闻此话,刘备更加欢喜。

遂起身执寇封之手,对刘泌说道:

“令甥小小年纪,便有一颗仁义爱民之心。”

“备甚爱之,愿收其为义子,不知刘县令意下如何?”

刘泌大喜,当即应允。

寇封亦恭敬下拜,口称:

“父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刘备扶起寇封,抚其肩道:

“自今日起,汝便随我姓刘,改名刘封。”

“望汝日后不负此名,为汉室建功!”

刘备收下刘封并非是一时高兴上头了,而是有自己的政治考量。

要按历史上来,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是因为当时他无后。

所以后来有了刘禅,刘封的定位就很尴尬了嘛。

但这并不妨碍刘备对刘封的喜爱,让刘封直接当了副军将军,东三郡长官,独当一面。

可千万别因为听到“副军将军”里面带一个副字,就小看了这个职位。

副军的意思就是刘备副手的意思。

刘备是主帅,刘封就是副手。

这是刘备原创的官职。

当时刘备军中只有刘封有这样的尊号,统领一方,威风八面。

刘备这样宠爱刘封,不仅是想把刘封培养成独挡一方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