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冢虎降临,司马懿的进化(1 / 6)

却说张卫在河北传教,因拒不配合将五斗米教纳入官府管控,从而开罪了相府。

相府下达最后通牒,

要么接受河北政府的领导,要么五斗米教彻底在齐国内部禁止传播。

因为河北地区靠近关中,米教要想从齐国传入,自然得先进入河北。

然后才是刘备所在的河南地区。

对此,河北片区的米教负责人展开了激烈讨论。

内部分作两派,一派认为米教要想得到传播,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

我们不应该和相府作对。

另一派却觉得,一旦让官府的人插手,米教的教义就变味了。

它便有了官方性质,这与他们初入河北传教的初心有所不同。

就在两派争执不下之时,张卫忽然开口了:

“诸位祭酒不必再吵了。”

“贫道以为,教不能不传。”

“河北丁户百万,是人口大宗。”

“吾既奉师君之命在此传教,岂能够半道而废?”

一名祭酒当即问,“那师君打算与相府合作?”

“不。”

张卫摇了摇头,“诚如贫道方才所言。”

“我米教之教义,唯导人向善而已。”

“若附官衙于,则道染吏气。”

“异日传经布道,必为其所制。”

“强宣非我之训之言,此断不可受!”

一名祭酒又问,“那既不愿相府合作,又要在河北传教,如何兼得啊?”

张卫站起身来,谓众人道:

“吾且回雒阳一趟,与师兄商议。”

“期间,尔等只管与贫道保持联系。”

“相府不会这么快对米教动手的,毕竟河北教众庞大,相府肯定不忍将之遽尔拔除。”

张卫做出精准的分析,既然李翊愿意妥协让步。

说明他还是看上了米教背后的教义传播价值,既然如此,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善!师君宜快去快回。”

众祭酒恭送张卫离开。

后果不出张卫所料,河北官方虽然催得紧,但并没有采取强制手段,将米教直接拔除。

这期间,留在河北的一众高级治头大祭酒,便与河北的行政人员们周旋。

主打一个“拖”字诀,全力为张卫争取时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张卫星夜驰归雒阳。

这里是米教的教会中心。

时值清明,道观内桃李纷落,张鲁正于三官殿前主持“谢罪法会”。

张卫不及更衣,直入内堂。

烛影摇红间,但见他道袍染尘,额角带汗:

“师兄,河北李翊欲设'‘民监'于各郡道观,凡授箓、布道皆需报备!”

“如若不答应,他便禁止我等在河北传教。”

哦?

张鲁眉梢一扬,手指微颤,问,“可有回转余地?”

声音如古井无波。

“相府长史甄尧持剑传令。”

张卫从怀中取出一卷被割裂的经幡,面上犹怀忧色。

“言称若不应允,便效当年镇压太平道旧事。”

见张鲁不答,面露为难之色,张卫急道:

“师兄,现在该怎么办?”

“我等并无武装力量,断不是河北官府敌手。”

“如果退出河北,那么齐国之内,都传不得米教了。”

齐国疆域幅员辽阔,横跨南北。

兼之齐国内一直推崇的是大国海纳百川的包容之风,放弃这样一块优良的传教圣地。

对于张氏兄弟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嘶……

张鲁倒吸一口凉气,沉吟半晌,缓声道:

“或可妥协相商?”

“不妨答应李翊的要求,只要其不干涉二十四治,我等或可……”

话音未落,阶下忽传来一声冷笑:

“张天师何其天真也!”

众人循声望去,乃雒阳令司马懿也。

司马懿自从河内逃出来以后,就下定决心要报仇雪恨。

期间,他死死抱紧曹操的大腿,认为世间只有曹操能与齐国抗衡了。

曹操欣赏司马朗,轻视司马懿。

所以将司马朗提拔去了长安布政,而留司马懿在雒阳当雒阳令。

看起来司马懿的官职比其兄要高一些。

但此地毕竟是曹魏的战略缓冲带之一,司马懿接受的依然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

“原来是雒阳令,贫道有礼了。”

张鲁见司马懿来到,跟着弟弟一起,起身施礼。

人毕竟是雒阳的一把手长官,在人家的地盘,张鲁肯定对其客客气气。

曹魏对待张氏家族算是非常好的,几乎是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