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要把大明视作一个整体。
咱们这代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修复这数百年间,所造成的南北之间的巨大隔阂。
把这道鸿沟给填平了。
宋先生为当世大儒,深谙圣人之言。
也必然不愿意看到,我华夏被分割成这个样子。
不愿意看到我大明虽统一了南北,可实际上裂痕还在。
宋先生也肯定会愿意,为南北融为一体,华夏再创辉煌而努力。
宋先生,咱们都相忍为国,为华夏吧。”
朱元璋起身,从御案后走到宋濂身边。
将宋濂的手给紧紧的握着。
而后拉着宋濂,走到了跪地泣不成声的宋讷身边。
单手将宋讷搀扶起来。
顺势握住了宋讷的手。
“两位宋先生,让咱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吧。
把这道持续了几百年的,人为酿成的裂痕给修复了。”
朱元璋说着,把宋濂和宋讷二人的手给放到了一起。
是那般的用力。
“陛下,是臣在此之前思虑不周。
一直着眼于一隅,目光短浅了。
今日听了陛下这话,真如醍醐灌顶。
论起心胸,论起格局,臣这个所谓的当世大儒,差陛下差的太远了。
臣惭愧。
臣觉得陛下以中原雅音作为官话,成书洪武正韵,再合适不过。
臣愿意追随陛下脚步,致力于消灭南北之间的裂痕!”
宋濂怔怔的站了好一会儿,忽的流泪开口,神色郑重的说出此言。
“臣愿意为此事努力,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再所不惜!
无数北方之人,闻听陛下所言,定然会欢欣鼓舞,感念圣恩。人心归附。
早日消除南北之间的隔阂。”
宋讷勉强稳住心神,说罢此话,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这个一向看起来特别严肃,特别古板,仿佛从来不会哭,也不会笑。
在其脸上,很难找出什么多余表情的老夫子。
今日在皇帝面前,彻底破了防,哭的像是一个月子里的娃娃。
“好!”
朱元璋亦是为之动容。
“咱就知道,咱大明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
有着众多深明大义之人。
咱就知道,有着无数人愿意为了这个崇高理想,为了这个历史使命一起努力。
有了两位宋先生所言,咱放心了。!
这个历史使命,必将在咱们这一代人手中完成。
自我等之后,南北之间隔阂必然不在。
几百年历史遗留问题,将由咱们来终结。
今后史书之上谈及此事,何谈不是一件伟大功业?
后人又怎能忘记,我等所为之作出的努力?
今日,咱有一句话说与两位宋先生共勉。”
听到皇帝此言,宋濂宋讷两人,迅速调整神态。
躬身而立,凝神静听。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神色认真又带着悠远的郑重说道:“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轰隆隆!
似是有着惊雷炸响,令他二人心神为之震颤。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这两句话,在他二人脑海当中来回滚动。
宛若余音绕梁,一般连绵不绝。
在这么两句话跟前,似乎诸多的蝇营狗苟,诸多的算计什么的都不重要了。
“两位宋先生,弥合南北这事儿,任重道远,道阻且长。
做事之时,必然还会遇到诸多的风雨。
但只要咱们坚定的做下去,把这事做成了,那些窃窃私语,小人言论,终究不足为惧。
难以中伤。
是非功过,自有昭昭青史,与无数后人为我等分说。
这洪武正韵,咱想请两位宋先生共同署名。
而在今后咱这边,也会通知罗宣传使。
让他那边,让他根据今日之事,写上一篇文章。
发表在大明日报上,刊行天下。”
“臣敢不尽心竭力,以报陛下之恩遇。
岂能不忠心做事,为我华夏出一份力?
只是……只是我二人,在这洪武正韵上没有任何功劳,署上名字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有何不妥?弥合南北,需要我等共同努力。
两位宋先生署名其上,再恰当不过。
况且两位宋先生,一为南人,一为北人。
又向来是如今士林文坛之中,南北之分的关键人物。
你二人共同在这上面署名,岂不是也能为天下做一个表率?
咱再说句心里话,咱也正是要借你二人的名声,和影响力,来更好地来推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