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位置上赶下去吗
自然不能!
自己不担任国子学祭酒,只担任国子学的司业。
接下来就不会那么显眼。
但是该自己做的事儿,并不会变少。
可以不遭受那么多的攻击,把更多的心思,放到管理国子学上面去。
在这种情况下,又何乐而不为
到了他这个年纪,他这个位置,以他的心境,早就已经不太看官位这些了。
比官位更重要的,是能干什么事儿。
只要能真的干事,并且还是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促进南北混一,能让饱受蹂躏,满目疮痍的北方变得更好。
和南面之间的隔阂逐渐不在,那这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听了朱元璋和宋讷两人的一唱一和,华盖殿内,很多心情刚刚有所好转的人。
瞬间就挨了当头一棒。
心情一时之间,简直是别提了。
不是……朱元璋这是干什么
哪有这样玩人的
绕了这么大一圈,居然还让宋讷留在国子学担任司业,太过分了!
简直太过分!
哪有朱元璋这样干的
这是给宋讷贬职了吗
他这个皇帝,在国子学震场子,再让宋讷担任国子学的司业,负责国子学的具体事务。
这分明就是明明白白的向世人表示,他就是宋讷坚实的大靠山。
宋讷在国子学上的很多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谁再动对付宋讷,就是对付他。
他这分明就是给宋讷站台去了!
宋讷这个北侉子,在接下来做事情时,将会更加过分!
可恶啊!
当真可恶!
这短短时间里,他们居然被朱元璋给暗中戏弄了好几次!
再想起,如今在国子学里,担任国子学丞的晋王朱棡。
这些人就更麻了。
皇帝亲自担任祭酒,又有皇帝亲儿子晋王朱棡在国子学里担任学丞。
再加上这一次把金文徴魏朝这些人都给解决了。
接连的残酷手段之下,国子学那里,必然变成了朱元璋的一言堂!
再想要对国子学做上一些事儿,可就太难了!
就没见过比朱元璋还有无耻之人!
简直就是瞎胡搞!
他们里面,有许多人那是万分的不情愿。
想要出言反对。
刘三吾那反对的话,在嘴边转了好几次,终究还是没敢说出来。
毕竟这一次,皇帝并不是突然间,就要亲自担任国子学的祭酒。
而是因为国子学那里出现了大问题,被他给逮住了,杀了这样一大批人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安排。
是有正当理由在的。
他很是担心自己这个时候,站出来进行反对。
不仅没什么效果,还很有可能会被朱元璋抓住机会,把自己也给弄死。
说成是金文徴他们这些人的同伙。
若是别的皇帝,这等事情应该不太可能。
可在朱元璋这个暴君这里,却完全不同。
很多圣君明主不会做的事儿,在他这里那就是如同吃饭喝水般简单。
弄出一些事来,搞株连,牵扯众多无辜之人,是他的拿手好戏。
朱元璋肯定会这样做的。
这个时候开口进行反对,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顶着朱元璋,让朱元璋打消这个念头。
反而还会把自己给搭进去,白白的丢了性命,损耗儒家的坚定力量。
所以,还是留取有用之身,以待将来吧!
在这一次的事情上,选择了从心。
朱元璋在说过这话之后,就暗自打起了精神。
等着有人跳出来对这个事儿,进行严词反对。
毕竟,他来这么一手,可是实打实的往很多文人的心坎里,狠狠的钉了一根钉子,让他们浑身难受。
那是真真的眼中钉,肉中刺。
依照这些人的尿性,弄不好便会有人出来,就这个事进行反对。
如此一来,他这边就也能抓住机会,合情合理的发飙,再杀上了一批,清理一些虫豸了。
结果却没有想到,等了一阵后,竟是没有一个人出言反对。
这样的反应,让朱元璋多少是有些遗憾。
这些人咋就变得这样老实了呢
咋不出来进行反对呢
自己还是挺温和的,真真是一点儿都不为君父分忧。
“没有人对此有异议吗”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望着群臣开口询问。
面上带着一些和蔼的笑容。
群臣一个二个低着头,没一个敢说话的。
不少人心里面骂皇帝不要脸,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把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