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朦胧星域乃至整个帝国版图上都默默无闻的小星系。
没有珍稀矿藏,没有战略要冲的地理位置,只是帝国千千万万平凡星系中的一个,却注定因这支舰队的抵达而被写入史册。
琪乐所领导的光明同盟,舰队规模相当惊人。
琪乐的舰队一路上都在不断地扩张,那些不满于泰拉国教暴政的星球,在听闻琪乐到来后,都会热情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或许每颗星球能够提供的帮助很少,但是积少成多,汇聚起来却相当可观。
数以百计的战舰,从星际战士军团转交的海军主力舰,改装过的商船炮艇,到塞满了坚定信徒的巨型运输舰,一起汇成一股钢铁洪流,坚定地驶向星系中央那颗褐绿色的行星:迪曼玛尔主星。
舰队的核心,是琪乐的旗舰:帝皇之光号。
这艘庞大的虚空湮灭级战舰经过了紧急改装,成为了光明同盟不屈意志的象征。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巨大的舰体装甲上,密密麻麻地涂绘、烙印着数百面不同的旗帜和徽记。
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个响应琪乐号召、反对泰拉国教暴政的帝国世界。
这些标记并非华丽的金箔或精雕细琢的浮雕,而是用最朴实的颜料甚至烧灼烙印而成,无声地诉说着琪乐的理念——
虔诚无需浮华,艰苦与务实才是信仰的试金石。
帝皇之光号调整着姿态,巨大的物理引擎喷口转向,喷射出稳定的蓝色光流,推动着庞然大物缓缓加速,向着迪曼玛尔主星驶去。
随着舰队的靠近,迪曼玛尔本地的守备舰队谨慎地迎了上来。
密集的通讯信号灯闪烁,传达着来自星球地表的信息:迪曼玛尔的国教最高领袖,塞巴斯蒂安索尔宣教士,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希望这位索尔宣教士,不会像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些行星总督一般,搞出那些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欢迎仪式。”琪乐站在舰桥前端,望着舷窗外逐渐放大的行星,轻声道。
她回想起一路行来,许多响应号召的世界虽然反对国教重税,却依然热衷于用宏大的游行、奢华的排场来证明自己的“虔诚”和“实力”,这让她倍感无奈。
帝皇之光号在迪曼玛尔主星的近地轨道上稳稳停泊。
琪乐、洛肯、卡特审判官以及一队灰骑士精锐,乘坐风暴鸟炮艇穿越了稀薄的大气层,降落在星球表面。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琪乐心中微微一动,涌起一丝意外的惊喜。
没有万人空巷的欢呼人潮,没有铺满鲜的红毯,没有高耸入云的凯旋门。
迪曼玛尔的城市在舰队的到来下,依然保持着一种井然有序的平静。
这颗星球的繁荣程度只能算中等偏下,但呈现出的精神面貌却让琪乐感到一种久违的舒畅。
城市里没有那些耗费巨资打造的宗教奇观,比如帝皇或者是国教教宗、活圣人的巨型雕像,也没有金光闪闪,瑰丽壮观的巨型教堂。
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大片大片排列整齐、样式朴素但坚固实用的低矮民居。
透过敞开的窗户,可以看到凡人们在家中或小作坊里安静地劳作。
街道干净,虽然材料普通,却不见破败脏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务实而专注的气息。
前来迎接的国教人员衣着更是朴素得令人惊讶。
他们的长袍洗得发白,不少地方打着整齐的补丁,脸上带着风吹日晒的痕迹,眼神却清澈而坚定。
“琪乐大人,欢迎您莅临迪曼玛尔。”一位看起来年逾六旬,面容慈和却带着风霜之色的宣教士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
“带我在城里走走吧。”琪乐的声音温和了许多,她指着远处。
“我们在降落时俯瞰城市,似乎没有看到贫民窟的痕迹”琪乐带着一丝试探问道。
在帝国绝大多数世界,无论贫富,贫民窟都是如附骨之疽般的存在,毕竟贫民窟是人口压力、资源匮乏和治理无能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迪曼玛尔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没有贫民窟就更奇怪了。
“是的,大人。”老宣教士平静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在迪曼玛尔,我们已经全面消除了贫民窟的存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朴素的房屋。
“所有迪曼玛尔人都是帝皇忠诚的信徒,我们倡导信徒效仿帝皇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以自省和自律作为修行的基石。”
他的声音变得庄重:“在帝皇的光辉之下,任何形式的剥削与压迫都不应存在,我们追求平等。若仍有子民在最底层受苦,那只能证明……我们的修行还远远不够。”
琪乐的目光落在老宣教士脸上,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深切的赞赏。
“如果国教的每一位主教都能像您这样,不追求奢靡,而是潜心钻研帝皇的真义……”她感叹道,“银河会少流多少血,少生多少纷争。”
“您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