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开棺定论(3 / 4)

唯利是图 努努克鲁鲁 7699 字 5个月前

颈游走,昏黄的灯泡在头顶摇晃,将壁画上的飞天仙女照得影影绰绰。

去年,就在隔壁的m8墓室,那件轰动考古界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横空出世,成为当之无愧的镇国之宝。

而此刻,他们站在棺椁原先的位置——由于墓室环境调控有限,棺椁才被移出开棺,只留下地下铺陈的青灰色石砖。

陈元荣示意工作人员揭开石砖,露出下方新鲜的夯土层。几人抓了一把土,在掌心碾开,细碎的颗粒和独特的质地立刻让他们眼前一亮,面露喜色。

这是后期回填的痕迹!

“巴郎子,你说得对!”陈元荣难掩激动,声音微微发颤,“这下面……很可能真有二重墓!”

很快,有人取来了洛阳铲,开始向下勘探。苏阳站在一旁观察了一会儿,不由得暗自感慨——考古这事儿,果然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差事。光是研究一小块土疙瘩,就能耗上大半天。

怪不得说考古是个永久编制了,一个坑能挖好几年。

他实在等不及,索性转身上了岸。

陈元荣见状,也赶紧跟了上来。这位老教授在土坑里一蹲就是一整天,腿脚都有些发麻,却仍掩不住满脸的兴奋。

“陈教授,没事我就先走了。”苏阳说道。

“巴郎子,今天可多亏了你!”陈元荣紧紧握住他的手,“要不是你点醒我们,我们这会儿还在像无头苍蝇似的乱转,怕是要在全国人民面前丢大脸了。”

“陈教授,我也就是随便推测,没想到就给蒙对了。”

“是这啊,不管怎么样,那个祭文的事,等这个二重墓被证实之后,我一定登门拜访,甭管你是蒙的还是猜的,这都考古历史上重要的发现!”

“那您可要尽快啊,实在不行就上大锤啊,拿那小铲子得挖到猴年马月去啊,我下个月就准备回老家了,到时候可不能怨我不候您哈。”

“......”

苏阳离开了mf县,便一路向西来到了乔木村。

这几天不见,会场的进度又往前赶了一截子,现在二层的手脚架已经架上了。

一个架子上站着两个大工,他们一手拿瓦刀,一手拿砖块,干起活来十分利落。

地下的小工也是辛苦活,用化肥袋子做成的水泥兜子,里面装满了和好的水泥,双手拎着在双腿中间打了回旋,随后往上一扔,上面的大工稳稳接住。

没有几年的经验,哪会这个。

苏阳每次走到这,都会被叫住过去扯几句,顺便抽两根烟。

“巴郎子,你来的正好嘛,后天我家巴郎子结婚,直到你是大忙人,你要是有空就来喝一杯喜酒嘛。”

掌尺的老郑跟自己也是老相识了,上次修过北大窑,就今天这个大工程还是苏阳给介绍的,说着就扔来了一根烟。

“行嘛郑叔,那就先提前恭喜了。”

“巴郎子,啥时候能喝到你的喜酒嘛?”

“快了快了!”

苏阳乐呵呵的,看来他跟古丽的事要尽快给办了,不然到了月底还要回一趟老家,棉花也成材了,到时候一忙又到年底了。

苏阳站在家门口抽完最后一口烟,烟头在鞋底碾灭。

抬眼望去,这栋老房子虽然还是旧时的土坯墙,但房顶去年新翻修过,齐整的红砖瓦在村里格外显眼。

院子有些凌乱,鸡鸭鹅散养着,地上零星落着鸡毛和干草。不过收拾收拾,把这些活物圈起来,腾出块干净地方,到时候城里来的朋友总不至于没处落脚。

后院里,苏老娘正弯腰摘菜,手里攥着两个茄子,一把豆角。

墙角的葡萄藤刚从水里捞出来,吸饱了水,根须还滴答着水珠。

苏阳拎起铁锨,在院里找个软乎的地方刨了个坑,把葡萄藤栽进去,又舀了几瓢水浇透,比较好活。

“妈,回头把院里拾掇拾掇吧,“苏阳突然开口,“我打算跟古丽把婚结了。“

苏老娘正在洗菜,猛的一抬头:“啥?结婚?亲还没定,咋就跳到结婚了?“

正屋里传来一阵咳嗽声,苏老汉叼着莫合烟掀帘子出来,烟袋锅子冒着滚滚白烟,却遮不住他咧到耳根的嘴角:“直接结?“

“直接结呗,“苏阳蹲在地上搓着手上的泥,“彩礼照给,就当是连订带结,一天办妥。您看咋样?“

“成!成!成!“

苏老汉一连说了三个“成“,烟锅子在门框上磕得梆梆响。这个平日里最讲究老礼的人,此刻也顾不得那些虚礼了——早一天办事,就能早一天抱上孙子。

苏老娘站起身来,看着乱糟糟的院子,也不知道该忙活什么了。

“妈,先做饭,饿死了。”

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南疆农村,结婚可绝对是件头等大事,要张罗的东西能列出一长串单子。

好在这里是和田,祖辈多是五六十年代响应号召、从五湖四海迁移过来的支边青年和他们的后代,组成了一个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