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
王曾也是大怒,瞧着吕夷简道:
“工部出了此等瞠目结舌之事,你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吕夷简也是比王曾先一步知道,他昨天是进行了猜想,但是没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
金丝楠木是一般人能用的吗
再加上刘太后喜穿龙袍,又有“侄儿”用皇家器物。
这很难不让朝臣去思考她是不是要效仿武则天,谋取大宋江山!
“王相公,你也知道,连你都不能遏止大娘娘对族人的恩赏,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如何敢呢”
吕夷简还是要尽量给丁彦脱罪,唯有如此才不会影响到丁度。
如今事发了。
把所有的事情,都扔到刘从德头上,叫他去背锅,才是最好的结果。
他背的动!
况且刘从德一个外戚,从来都不是吕夷简的政治盟友。
要不是他胡搞乱搞,怎么会平白出现如此多的事
王曾被吕夷简说的哑口无言,如今朝廷乌烟瘴气,刘从德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
那也是因为有皇太后撑腰,才会让他肆无忌惮。
“你有什么想法”
听着王曾的询问,吕夷简斟酌了一会才开口道:
“明日大朝会当众宣布,既然有了赵德以及丁彦的证词,那就先试探一二大娘娘的态度。”
王曾确信在这件事上,吕夷简是与自己统一阵线的,便点头同意了。
随即他拿起范讽弹劾宋煊的奏疏:
“陈家安排的”
毕竟上一次陈家安排的御史弹劾宋煊,如今在岭南吃虫子呢,也不知道吃死没
“不清楚。”
吕夷简也百思不得其解,这件事目前没有多少人知晓。
不过这些言官自是有权利弹劾的。
宋煊一个连中三元的京官,有许多人盯着他实在是正常。
这种事当真是冤枉他了。
吕夷简瞧着王曾怀疑的目光,他实在是有些破防。
这种事,当真不是他安排的。
“我与宋状元之间的交情还不错,他救了我的女儿。”
吕夷简解释了一句。
王曾眉头微挑,这种事他不清楚。
莫不是当时省试结果榜下捉婿的时候,宋煊给吕氏小娘子看的
“宋十二他也懂医术”
“听我堂弟说,他小时候是受到过一个隐士教导的,有些医术常识罢了。”
吕夷简也不是很清楚宋煊的医术有多好,只是稳妥起见,并没有给宋煊抬轿子。
王曾却是点点头,他倒是没想到宋煊精力会是如此旺盛。
毕竟学医可是要耗费许多精力的。
而且听晏殊讲过,宋煊在应天书院不过是学习三载,便连中三元,这份天赋,岂是寻常人能够相比
一个真正被耽误的神童。
王曾作为连中三元的获得者,他自认为没有宋煊的精力旺盛,而且在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成就。
将来他位列宰相的年纪,怕是会比自己更小。
“我们去面见官家。”
王曾拿着弹劾的奏疏去找皇帝。
无论如何,这种事都得提前通个气。
……
宋煊依旧是骑着马带着王保许显纯二人前往开封县县衙。
今日看门的齐乐成隔着几十步远就小跑过来行礼。
宋煊骑在马上打量了他一二:
“齐乐成。”
“正是小人。”
齐乐成大喜过望,新任知县果然记住自己了。
宋煊从马上下来,对着他道:
“一块走走。”
齐乐成更是受宠若惊,嘴里忙不迭的应着。
“你来县衙多长时间了”
“回大官人的话,小人在县衙当衙前役已经八年了。”
“八年。”
宋煊瞥了齐乐成一眼:“你靠什么过活”
普通百姓是无法被免除徭役的。
宋朝继承了大唐的两税法以及各种徭役。
虽然有厢兵可以承担各种杂役,但是那是负责地方上的工程建设。
可以说所有的劳役,都可以用厢兵来承担,让许多农民摆脱了徭役的束缚,实现了不违农时。
在宋人的观念当中,要想致富,“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思想越来越流行。
但是最重要还是“权”。
因此许多人都愿意聚集在一些“小衙内”身边侍奉。
虽说厢兵很忙碌,但是大宋还有另外一种徭役是职役。
是官府无常差派民夫来充任衙门胥吏和基层行政人员的统称。
这帮人虽然被称为吏,但是通常没有俸禄。
比较高级的职役,是由本地的官员子弟担任,他们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