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雾后之火:关于梦灯与帝国命名伦理的试议结构》
副题:
“这个帝国已太久不问‘谁’,只问‘哪一个编号’。”
她落笔。
不是作为诗人。
而是作为皇女。
更是作为那场“合法火种”的——引导者。
同一时刻。
军魂碑下,司命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望了碑一眼,转身离去。
伊恩在路口快步跟上,低声问:
“主编……今晚街坊会还送纸张吗”
司命沉吟半秒,点头。
“送,双倍。”
“不署名。”
“还有,把碑下那几个孩子写的字,刻成铜片,送去东街钟楼那位教士那里。”
贝纳姆皱眉:“教会会同意吗”
司命轻声笑了笑:
“他们不会不同意。”
“因为他们还不知道——那些字已经成了铭文。”
“而铭文,是火的骨架。”
他回望碑前,眼神沉而坚定:
“而这城……早已不是雾封的城。”
“它,是一座——等火来的剧场。”
“雾未退,灯未熄,火未明,但星……已在某人笔下,悄然落地。”
“这一场革命,不需要号角,也无需圣人——只要有人,记得自己曾经有名。”
“梦灯不是祷告,是回声的聚拢。下一声,将震裂石碑。”
——《晨星时报未刊夜卷帝都火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