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鲸墓回响(3 / 5)

、滑入信箱,

或者精确地放在某些他们知道“谁该收到”的桌角,仿佛遵循某种沉默协议。

清晨四点,贝纳姆的“鼠网”行动开始在城市的毛细血管中流动。

不需要喧哗,不需要解释——

只要纸张能够抵达那些“被选中者”的手中,就足够了。

——

贵族区清晨七点半

皇长子官邸,苏菲王妃的随行女官坐在更衣室一角,手持一份今日的报纸,正在例行朗读。

原本她应当翻阅的是《荣曜日报》,那才符合礼仪的安排和宫廷的审慎风格。

但今天不知为何,心中突生异念,她的手多翻了一页。

那一页,是一张陌生的灰页。印着异常醒目的标题:

《鲸墓再临第一篇》

“编号1679的眼睛没有闭上。”

女官的声音骤然低了下去,她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掐住。

整篇文章不长,不过短短三段话,却字字句句如同针刺心肺,讲述的是一个士兵——编号1679——在“鲸墓号”复苏之前被改造为“沉眠奴仆”的某种可能性。

冷静、克制的文风如医学尸检记录般客观,每段话后都附有编号脚注,标明“言语来源于梦境”、“编号出自旧舰船名册”等冷漠注解。

女官忍不住再次低声读出那最后一句:

“贵族先生,请问他是不是你园里,那个不说话的仆人”

声音一出口,她自己都愣住了。

她缓缓抬眼,望向窗外庭院,那名总在清晨默默扫地的仆人正在竹林边打扫落叶。

他的身姿挺拔、动作精准,却又没有一丝生命的律动——像雕塑,像兵器,像被遗忘的人偶。

她的心跳突然开始加快,指尖颤抖,报纸轻轻抖动,仿佛雾气从纸页中渗入了血液。

——

教会区晨祷之前

第三律院内,香火缭绕。下级祭司穿着洁白的晨礼长袍,正在神坛前焚香。

他低声诵念早课祷文,咒语缓慢如水,直至火焰从铜盏中升起,化作淡金色的光焰。

他刚刚念完最后一句经文,坐下准备静思,一缕微风却在此时拂动香炉盖——炉中竟突兀地多出了一页剪报。

他怔了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页纸似乎早已藏在烟雾之下,如幽灵般在仪式的高潮浮现。谁放进去的什么时候为何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标题赫然写着五个字:

《鲸墓的主教》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地摊开那纸张。

文章叙述曾有“沉眠者教团”与王都教会之间暗中进行祭仪交换的秘密协议,

用“编号制沉眠者”来交换“沉眠神谕投影技术”——技术来自鲸墓,一种能使亡者梦语的低语术式。

最后是一句诡异如谶言的诗句:

“鲸眼所视之地,审判台也将倾斜。”

就在他读到“审判台”三个字时,窗外高塔上的象牙白布幡忽地被一道突如其来的风刃猛然掀起!

光线斜斜刺入堂中,穿透焚香烟雾,恰好落在法台正中央。

他一震,手中的圣书从膝头滑落,砰然坠地——

那一刻,他分明感到:某种“秩序的平衡”正在倾斜,悄然脱轨。

——

旧军属街区九点整

这里住着许多曾被艾莉森救出的平民,他们多是老兵或退伍技师,如今勉力维持生活。

今日早晨,一批印刷粗糙、排版杂乱的小报被无声投递至这些宅邸的庭院中。

其中一页尤为醒目。黑白木刻风格的画像印着“克尔科森”的面孔,

眉眼坚定如旧时军中校官,但一旁配文却冷不防地写下令人背脊发寒的句子:

“鲸墓没有死,它只是换了位置。”

“他们说你们的亲人阵亡,却不让你见尸体。”

“你确定他死了你确定他不是在某个庄园,提着水壶给人浇”

纸页在晨风中发出簌簌声响,像是低语,更像是诘问。

街坊间沉默弥漫,许多曾经的战士不再说话。

他们推门而出,表情沉郁,将剪报一张张递给彼此。

目光凝重,步伐沉稳,仿佛正在重新回到某种集体命运的轨道上。

他们陆续走进街角的临时集会室。

有人紧咬牙关,低声道:“我在特瑞安的船上……见过这个标记。”

声音沙哑,仿佛从战壕里爬出来。

——

市政厅午后十一点半

舆情局接到超过三十起关于“鲸墓剪报”的举报。

这是前所未有的舆论潮汐,但诡异的是——这些剪报内容版本各异,

排版格式、用词风格乃至文笔语气都彼此不同,根本无法归类为统一造谣。

在一份“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