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听着就让人非常心动。
哪个打工人不想逆袭当老板啊?
尤其还是“锅里捞”这种发展和前景都很好的企业。
“行,王总,我明天开会就把相关的好消息告诉大家,也给员工们鼓鼓劲,让他们工作更有动力。”
孙永宏都能想象到消息公布出去,在公司内部引发的轰动场景。
虽然之前大老板王可也跟他提过几次,但都是有了上文没下文,可能也是公司发展的时间短,经营规模也不大。
时机不成熟,激励效果就不会那么好。
企业赚钱不容易,分钱也很难,分钱分不好还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
如果达不到预期,那还不如不激励呢。
毕竟哪个老板也不是散财童子,大度无私地把自己兜里的钱拿出来分给别人。
而且股权激励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股权怎么分、怎么考核业绩,到员工离职怎么处理股权等等。
有很多事儿都得考虑周全。
这个过程不仅费时间、费精力,甚至还可能弄巧成拙引发一些内部矛盾。
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如今锅里捞集团就两个股东,也是公司创始人,一个他,一个王可。
根据公司成立时的划分,他拥有20%的股份和最高10%的激励股份,王可则持有70%的股份,其拥有公司绝对的控制权、话语权。
但有双方协议约定,在公司的实际经营中不会轻易干涉他的管理权等条款。
然后10%的激励股份就需要他自己争取。
一旦完成对赌协议,那这10%的股份就会奖励归属他。
以现在锅里捞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些激励股份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所以,为了价值几个亿的股份,他也得尽心尽力地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
而且未来的股份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对于股权激励,王可也不是脑子一热。
“以后锅里捞要发展的越来越好,这离不开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股权激励计划也是让大家一起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我始终认为,付出会有回报,只要足够优秀足够努力,就一定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在锅里捞更是如此。”
“只要好好干有成绩,我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
这也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之前琪珂投资的时候,就有过想法。
不过,要搞股权激励,首先企业得有足够的价值和前景。
这样才有意义,对员工也更有吸引力。
而且蛋糕做大了才够分,如今锅里捞市值30亿是有了。
所以,时机到了。
他也把股权激励的计划正式摆上日程,给所有员工一个努力奋斗的希望。
“股权激励”不是让公司所有人都成为股东,而是让公司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股东。
其核心目的,也并非仅在于培养了多少个股东,而更在于打造了多少个像老板一样思考和行动的小老板、合伙人。
股权激励相当于背了“业绩军令状”。
如果想要股权变现,就得一门心思完成公司目标,为公司创造效益。
为什么孙永宏会如此的卖力的工作,还不是因为有自身的利益驱动。
俗话说得好。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要给马儿多吃草?。
现在王可已经理解了资本家投资的真谛。
让别人成为企业家,自己才能解脱,企业依然能自动高效运转,让员工像老板一样操劳,老板才能像神仙一样逍遥。
自己投资,让别人尽心尽力地干活,然后省心省力还能拿走大半的利益。
何乐而不为呢?
员工有了股权就成了企业的主人公,他们和企业有了共同利益。
他们会自己给自己打鸡血努力工作。
因为企业发展的越好,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他们会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把企业发展的更好,让手里的股权更值钱。
……
关于股权激励的计划。
王可和孙永宏在电话里交流了很多。
激励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光有一套方法或者工具也是不行的。
毕竟没有一个方法适用于任何公司。
一家优秀企业吸引员工的原因是多种要素的组合,如企业的使命与前景、个人的发展空间、公司的文化氛围以及物质激励等等。
而王可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具体操作和干活的人还是孙永宏。
不过,他从自己股份份额里拿出10%来做激励计划。
这就很可以了,足以彰显他的为人处事。
一个好老板是跑不了啦。
孙永宏也是喜闻乐见的,不用自己出股份还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