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事在漕运(1 / 2)

大夏守国人 玉竹轩 3170 字 12天前

“李爱卿,那中都粮荒之事,又如何解决?内阁是何对策?”

林萧的声音再次响起,大庆殿内顿时又恢复了安静。

李延儒闻声,这次没有之前那么游刃有余了,而是脸上露出了难色。

一阵踌躇后,他才紧皱着眉头朝御座台上的林萧缓缓开口:

“启禀陛下,这次洪灾损失一百五十余万石漕粮、千余艘漕船、甚至西运河也被冲毁堵塞,大夏西北部的漕粮怕是无望了。”

“但是,这次洪灾冲毁的只是西运河,并且中都的漕粮供应也不只是大夏西北部,还有大夏南方,且南方才是中都漕粮的主要供应地,南运河也并没有受到灾害!”

“按理说,遇到如今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且最有效的办法是从南方速调漕粮解中都危机,这也是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南方才能解中都目前粮食巨大所需的问题!”

“可是......自去年七月以来,南方以及南运河因为种种原因,运送至中都的漕粮逐月减少,到了今年,至今为止更是只运送了区区五十万石漕粮,严重不足!”

“是以,今年中都的粮食所需,大部分还是靠着西运河和河阴仓,这才没让中都出现粮食动荡!”

“可是现在西运河和河阴仓被洪水冲毁,问题马上就出现了,这也是为什么前二者遭灾之后,中都立马就出现了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如今想要解决中都的粮食危机,就只能速速解决南运河的漕粮运送问题......”

李延儒说得很是为难,虽然给出了解决之法,但也说出了这个办法的难题。

林萧闻言,却是目光威严,当即扫视整个大殿:

“漕运总督可已回京?”

声音一出,大殿内寂静,众多大臣转头看向四周,搜寻着漕运总督的身影。

大夏的漕运总督署理全国漕运,驻扎在淮安,这次西运河被洪水冲毁之后,朝廷已召他回京,就是不知道他已经抵京了没有。

不过,就在众臣左右搜寻时,大殿前面的人群中,走出了一道身影。

那身影是一名发福的中年,身穿着三品官袍,一出列便当即朝御座台上的林萧躬身行礼:

“臣漕运总督苏程渊,已于昨日傍晚抵京,参见陛下!”

“既然你人正好在,那就说说李次辅的问题吧,南运河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最近数月抵京的漕粮如此之少?南方的漕粮现在是否能按时按量地立即运送中都?”

看到漕运总督苏程渊,林萧并没有废话,直接发问,严厉地看着他。

苏程渊被林萧的目光看得不敢抬头,更是在林萧的质问中整个人战战兢兢,硬着头皮开口:

“启奏陛下,南方漕粮非臣不想及时运送,实乃难以运送!”

“自去年七月以来,南方漕粮筹集日益减少,且运河各漕帮和三十余万漕工失了补贴、集体罢运,又运河疏浚费用不够,多处运河段堵塞。”

“以上等等原因,造成漕粮运送骤减,南方漕粮根本难以运送抵京,是以如今抵京漕粮才如此之少!”

“而就目前的漕运情况,现在想要从南方立即运输大批量漕粮进京,怕是也难以办到......”

苏程渊惶恐回答,说到最后,更是深恐林萧震怒,惶恐得连声音都瞬间变小,亦带着颤抖。

也正如此。

林萧一听苏程渊的这话,整个人的脸色瞬间一沉,猛然沉喝:

“苏程渊!漕运不能给中都及时运送漕粮,你这漕运总督是怎么当的?为何以前好好的,到了去年七月份之后,就这也问题、那也问题,最后竟是整个南运河的漕运都瘫痪,难道你这漕运总督是越当,漕运越毁么?”

扑通!

帝王一怒,龙威震荡,一众大臣顿时噤若寒蝉,苏程渊更是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

“陛下,臣冤枉啊,非臣不尽职,实乃有心无力啊!”

“南方漕运之所以糜烂至此,乃事出有因!”

“在去年七月以前,臣虽为漕运总督,但南方漕运之事更多的是钱宇赫老大人在亲力亲为的署理,也只有他老人家才能维持南方漕运的正常运转!”

“可去年七月之后,钱大人赋闲在家,南方漕运系统失控,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苏程渊惶恐的伏身在地,急忙哭诉。

说到这里之后,他像是生怕林萧还不懂,偷偷看了眼御台上阴沉的林萧之后,又急忙继续解释:

“陛下有所不知,早在宣武朝的时候,由于天灾人祸,南方漕粮税地粮产骤减,为了筹得足够漕粮,钱大人出面与南方粮商和产粮大族协商,让他们供应部分漕粮,以此后来,南方便形成了漕粮产地和商户供应的漕粮供应体系!”

“且,当时由于国库空虚、漕运得不到足够的拨款,朝廷的漕粮运丁队伍不得不大裁撤,造成无人承担运输。”

“这种情况下,又是钱大人出面,组织民间船帮和运河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