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宋思然案(6 / 8)

行为初衷包含保护母亲免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因素,但这并不足以改变其主观上对严重危害结果的认知与放任态度。在当时的情境下,虽然情况紧急,但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其他相对缓和、不至于危及生命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然而,她却径直选择了使用镰刀这种极具杀伤力的工具,实施了可能致命的行为,这充分反映出她主观上存在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意图。

再看客观行为方面,宋思然的举动直接造成了其父亲死亡的严重后果。现场勘查所获取的证据,包括血迹分布、镰刀的位置及状态等,均清晰无误地显示出她的行为与父亲的死亡之间存在着直接且明确的因果关系。证人的证言也进一步佐证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证实宋思然实施了这一致命行为。

诚然,我们承认宋思然母女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背景事实。家庭暴力不仅给她们的身体带来伤痛,更在精神上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但法律的底线不容触碰,不能因为曾经遭受不公与苦难,就可以随意逾越法律的界限。

法律赋予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旨在使公民在面临紧迫不法侵害时能够合理保护自身安全,但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严格遵循法定条件和必要限度。在本案中,宋思然的行为明显超出了正当防卫应有的范畴,已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公诉方恳请法庭依据我国刑法相关条款,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宋思然故意杀人的罪行作出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决。这不仅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对法律尊严的维护,更是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任何触犯法律红线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无论背后有着怎样复杂的缘由。 ”

殷玉华目光转向项莹莹,平静地说道:“辩护人,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项莹莹神色坦然,轻声回应道:“审判长,我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了。”

殷玉华轻轻颔首,随后将视线投向宋思然,面容恢复严肃,一字一句清晰有力地说道:“被告人宋思然,下面本庭开始对你进行讯问,希望你务必如实回答问题。”

宋思然微微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与决然,说道:“审判长,我会如实回答。”

殷玉华注视着宋思然,目光沉稳而锐利,问道:“宋思然,在你拿起镰刀之前,你有没有尝试过其他方式去阻止你父亲的暴力行为,比如呼喊邻居或者报警?”

宋思然咬了咬嘴唇,声音低沉地说:“审判长,以前每次爸爸打妈妈,我们都喊过邻居,邻居来了也只是劝劝,爸爸酒劲上来根本不听。报警也报过很多次,警察来了之后爸爸就老实一会儿,可警察一走,他打得更凶了。所以那天,我知道那些办法都没用……”

殷玉华接着问:“那在你挥动镰刀之后,你做了什么?”

宋思然的眼泪再次滚落,声音带着悔恨:“我看到爸爸倒下,血不停地流,一下子就懵了。我赶紧扔下镰刀,跑到妈妈身边,抱着她大哭。后来邻居听到动静过来,有人帮忙打了急救电话,可是……还是没来得及……”

殷玉华又问:“在这之后,你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宋思然用手捂住脸,抽泣着说:“我特别害怕,也特别后悔。我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我不想爸爸死的,我只是想保护妈妈。这几天我一直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就是爸爸倒下的样子……”

此时,旁听席上传来一阵轻微的唏嘘声,殷玉华严肃地扫视了一圈旁听席,待安静后,继续对宋思然说道:“被告人,下面你可以进行最后陈述,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宋思然缓缓抬起头,双眼红肿,脸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颤抖的声音平稳一些,面向审判席说道:“审判长,我知道今天站在这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判决,但我还是想把心里话说出来。

这么多年,我和妈妈一直活在爸爸的暴力阴影下。那些拳打脚踢、辱骂呵斥,就像噩梦一样,每天都笼罩着我们。我看着妈妈一次次被打得遍体鳞伤,心里的恐惧和愤怒越来越深。无数个夜晚,我都在被窝里偷偷哭泣,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妈妈。

案发那天,当我看到爸爸又一次对妈妈下狠手,妈妈满脸是血瘫倒在地的时候,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让妈妈死。我拿起镰刀的那一刻,根本来不及思考后果,我只是想结束这场可怕的折磨,想让妈妈不再受苦。

我知道,爸爸也是我的亲人,我原本也希望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地生活。可现实却如此残酷,家暴就像恶魔一样,吞噬了我们原本该有的幸福。

如今,爸爸走了,我心里也很难受。我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法律的任何惩处。

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妈妈。她身体不好,又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我真的很担心她。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有机会在她身边照顾她,弥补这些年我们所遭受的痛苦。

最后,我想对所有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的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