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新法推行百事多(二)(1 / 2)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2306 字 20小时前

对于朱载坖增加官俸,改善低级官员的待遇这些措施,很多官员们都极为支持的,这样的话,一批本来有心做清官的官员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对于他们来说,有了足够的待遇,就可以不必为了生计去接受陋规了。

朱载坖随后就命令都察院和吏部等衙门,制定相应的条例,彻底禁止大明的种种的陋规,之前大明各级衙门和官吏之后,陋规盛行,所谓陋规,就是朝廷各衙门和和官吏,凭借他们自身手中的权力,向百姓搜刮来的钱财,一部分用于向上级官吏和衙门行贿,另一部分用于本衙门的官吏私分。

在地方赋税征解之中,有浮收、勒折、漕规等不同的陋规,地方官府的官吏们主要是在税率还有本色、折色的折算还有银钱、制钱的折算上做手脚,还有各种的耗羡等,都是陋规的一部分。

在司法上,还有签子钱等陋规,所谓签子钱,就是百姓要向官府告状,要向这些吏员们缴纳一笔签子钱,衙门才会受理,否则的话,这些吏员就不会受理状子,除此之外,还有林林总总数不尽的陋规。

当然,这些胥吏们收受了陋规,也会层层上缴,从地方州县到督抚大员,再到京师六部、内阁辅臣,整个官僚体系的每个人都在其中分润,以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的孝敬来说,最主要的就是三节两寿的贺礼了,州县亲民官向府道、藩臬、督抚在三节两寿时进献贺礼,已经是非常之寻常的事情了,被称为规礼。

除此之外,下级官吏到上级衙门或者是上官的家中拜访,向仆人送的为“门包”;向小吏送的为“茶仪”。而地方的府道监司乃至于督抚大员,则要向京师六部和内阁送陋规,送给整个衙门的称为部费或者土仪,按照集结向这些部堂大员甚至于内阁辅臣们进献的陋规,除了冰敬、碳敬之外,还根据所送的部门或者官员职务有搜区分。

据朱载坖通过锦衣亲军和东厂了解,盐政衙门所送的叫匣费,提督学政所送的叫棚规,按察使司所送的叫罚赃,总之各种名目,数不胜数,朱载坖既然已经增加了官俸,自然不会再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了,朱载坖要求刑部和都察院制定相关的则例,将一应陋规全部予以革除。

同时命令律例馆在编撰大明律例集结的时候,将革除陋规写进去,同时规定,收取陋规,以贪墨论处,送的人也一并论罪,科道、法司、军官等加三等处罚,索取陋规者,加二等处罚。朱载坖以法令的形式废除陋规,试图整顿吏治,朱载坖首先召集了内阁辅臣和部院重臣,他们都是朝廷的大员。

朱载坖要求他们首先要以身作则,拒绝收受各种陋规,朱载坖也会根据品级给重臣们发放一笔职务俸禄,同时严令左都御史海瑞督促都察院的御史和在外的巡按御史,厉行朝廷禁令,发现还有陋规存在的,即行参劾,各部院大臣们也要晓谕自己的下属,不得再接受一切陋规。

朱载坖的各项新政措施迅速推行开始,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朱载坖的各项新政措施,最为痛恨的就是这些生员举子们了,对于朱载坖修订优免则例,将对于他们的一应优免措施完全取消,他们是极为不满的,但是他们也很清楚,朱载坖是个什么性格的皇帝,和他对着干是绝对没哟好下场的,但是朱载坖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暂时蛰伏而放松警惕。

事实上,就是他们不找朱载坖的麻烦,朱载坖也准备收拾他们了,对于这些所谓的学霸,不管是地方官府还是朝廷,对于这些人都是十分厌恶的,他们凭借廪膳、增广、附学生员身份获得免除徭役、领取钱粮等特权,逐渐成为地方特权阶层。其成员由府、州、县学的官方定额生员构成,通过法律豁免权与地方话语权谋取实际利益,常与官吏发生冲突,地方官府对于他们是极为头疼,因为他们身上的生员身份,地方官府没有确实的证据,就把他们无可奈何,他们往往也是打打擦边球,使得地方官府对他们无可奈何。

毕竟要想革除他们的功名,还得行文提督学政衙门,一般不是将州县正印官惹急了,是不会这么干的。而且这些人数量庞大,惩罚一两个人没有用,反而使得他们联合起来和官府作对,对于地方官府来说,这是最麻烦的事情。

虽然这些生员们看起来只不过是入门的读书人,但是对于地方来说,他们同气连枝,在地方上隐隐成为一大势力,可以欺辱一般民众,同样也可以压迫地方官吏。朱载坖这次就是要狠狠的打击这些所谓的学霸。

朱载坖命令各省提督学政与巡按御史一道,对于每个州县的生员举子予以考核,不仅要考察学问,而且要考察其品行,尤其是在地方劣迹斑斑的,经州县正印上报之后,也要予以革去功名,有为非作歹的,一律严惩。

同时在大明律中明确规定,生员举子,在民事案件中可以有所优待,但是一旦涉及刑事案件,州县正印可以先行收押,审理清楚之后在行文提督学政,革除功名,一并论罪,不必先行清楚。

而且要求礼部学院司对于天下的学校要加强管理,这些生员士子,到处乱窜,稍不合意,就煽惑人心,聚众闹事,之前张璁、夏言、严嵩等人执政的时候,对于这些人是严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