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金陵之变(第一更)(2 / 4)

仗剑江湖 骑驴上仙山 7266 字 8个月前

乐祸,文武不相合就算了,最关键是这薛平又不是他们越地人,是跟着陈铮来的凉州大汉,当初仗着功劳多,他们也不好管。

如今黄姓女子敲鼓敲到了刑部门口,严骐骥闻言大手一挥,冷眼吩咐,接,这个案子必须得接,而且能闹大尽量闹大,民心在他们这里,丢的人是凉州的脸,就算败了他也损失不了,而且还要赚民心民望,为什么不接

当夜叫人去狱中拿人,可都察院这地方,严骐骥手脚也没这么宽,官兵对峙几个时辰,也是毫无进展。

等到第二天,纸片一般的折子奏到陈铮面前,理由很是充足,薛岩非官,而和他冲突的那家人也非官,就算要管,那也是刑部的事,跟都察院半文钱的关系都没有,而今薛平叫人堵在门口,不交人,典型的目无王法。

本想着依靠此事先在凉州官员身上插上一刀,谁曾想,陈铮只是睨了一下薛平,让他将人交出来,让刑部审个明白,等到严骐骥拿到人的时候,已经被扒皮抽筋了七七八八,俨然没有个人样,严骐骥只是冷笑,授意下去。

三天之后,本名韩书的男子无罪释放,宣平坊锣鼓齐天。

只是这口气放在薛平那里如何能平,若是调戏个女子就丧了命,他自己不早就死了多少回了,更不要说若不替这儿子争口气,他在原本兄弟面前也抬不起头。

当天夜里,便进了皇城,找了陈铮,说了此事。

陈铮只是闭眼,难得没有安慰这个部将,而他也是察觉到气氛不对,缄默不言,只是低头。

半晌过后,陈铮只是不轻不淡说了句,朕知晓了,便又让他回去,回府路上,薛平背后湿了一片,算是知道了,这些年,他跟皇家的情分算是就此了。

第二天,陈铮没上朝,却是吩咐此案重审,由刑部,大理寺,再加上都察院,三司会审。

严骐骥凭借官场嗅觉,这才知道自己是栽了,后知后觉,也才明白陈铮,又或者说纳兰的手段之深,用个薛平,就算是换不下尚书位置,左右侍郎至少要弃一个,他当初敢判无罪,就是觉得自己拿捏到了这名天子的七寸,这些年,陈铮也是这么做的,以民为主,专注休养生息,就算薛平功劳再大,如此坏桩一事,他相信这个圣上知道孰轻孰重,就算是防患于未然也该做出个杀鸡儆猴的样子出来。

而今重审,原因为何

如果刑部判的对,白字黑字就在那里,还要审什么不就是想各打五十大板,一石二鸟,坐收渔利。

如果判的不对,这案子可是牵扯到了人命,刑部如此草草结案,有过无功,这个罪,怎么说也得让人来担,而这个官,小了不行,说不定陈铮一怒之下,再来一刀,那就真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可大了,他心如刀割。

大理寺卿杨若水是个官场油条,陈铮如此吩咐,他如何不知是何意思,前番让薛平交人,摆明了就是薛平不是,第二次重审,味道更是浓厚,就是刑部之过,所以三司会审相商的时候,杨若水提出韩书打人至死,本应偿命,但法外不外乎人情,情有可原,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杖二十,以效王法。

说完之后,笑眯眯询问刑部和都察院的意思,刑部侍郎刘东更是面如死灰,让他过来的意思不言而喻,而薛平哪里会有话说,陈铮脸色摆在那里,明显的不满,回家之后,他更是赏了那只知哭哭啼啼的婆娘两巴掌。

等奏到陈铮那里,陈铮只是瞥了一眼,盖了个印,叹了口气说了句,准。

s昨天欠的等会发,可能晚一点。

{} 无弹窗老妇人到了最后也是回过神来,一脸欣喜之色,若是以前,她可能还会想着说看一看相貌,生辰八字,又或者说看看女子出身,能不能配上自家这个外孙,如今呐,是真的不想了,只要这个外孙喜欢就行了。

徐江南没等到天亮,只是陪着二老聊天,等二老睡了之后,这才牵马出城,在城外看了一眼已经开始沉静下去的古城,然后往来处过去,他有时候在想一句话,很多人说英雄是应运而生,总觉得这话跟屁话一样,要是能一生安宁,谁又愿意去做那些颠沛流离的腌臜事就像现在一样,要不是时事造化,他如今还在凉州雁北那个小地方,每日跟先生出去说书,回来便去春烟坊找小烟雨,比上在外漂泊,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安危,不说其他,就光这一年半载下来,除了在剑阁,基本上没有一次是睡死过去的,基本上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便睁开眼,一开眼便睡不着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着多大机运,命是自己的,该谨慎的时候还得谨慎。

只不过如今说了也没有,天下没有药说吃了之后会回到之前,只能向前看,等惜命到不用惜命的时候,那就该认命了,出城走了三四里,等见不到背后的城池规模后,这才翻身上马,义无反顾的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金陵如今暗流愈加,徐江南在凤城行迹败露不说,本身朝中纳兰雪上加霜,一刀子插在越官心上,前些日子金陵出了件事,本来不算大,可发生在金陵,再加上背后的人推波助澜,这事可就大了,金陵城北有一坊间名宣平,坊内有一户姓黄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