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危如累卵的大明(3 / 3)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5578 字 9个月前

本都上涨了,偏偏国家规定物价不能涨,那工厂能怎么办要么因为利润微薄倒闭,要么就以次充好。

所以大明这边只限制物价暴涨,对于市场上低幅度的涨价行为一般不会过问,这物价一天涨一点,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幅度。

内阁连续两次的发行债券,抽取了市场的流动资金,尤其是一部分商会商行,流动资金被占用,生产扩张行为就减少了。

本质上来说,这种债券不过是把皇明商号的资产倒卖给内阁,然后内阁找商会借钱。

整个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生产,新的利润,而拿到的钱又被用于战争消耗掉,完全就是一种消耗社会财富的行为。

怪不得两次世界大战都统计多少万亿的损失,确实这种行为完完全全的就是一种消耗。

好在大明底子厚,关内地区粮食生产稳定,粮价也一直稳定,其余的东西稍微涨价对于百姓来说还能接收。

对于大明百姓来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吃的东西,一种是吃的以外的东西。

只要能吃饱饭,关内地区还是非常稳定的。

不过关外地区,粮价就不那么稳定了,各地动乱又扰乱了经济,阻断了交通,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关内地区雪上加霜。

尤其是一些发生在灾害地区的叛乱,直接导致大明救援困难,而不及时的救助又导致新的叛乱发生。

大明无力内外兼顾,只能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奥斯曼战场上,关外地区以维持稳定为主。

原本以为这已经是最坏情况,谁知道倭六国本岛那边也发生了暴乱。

虽然禁卫第三师在那边驻扎,但是这些乱民全都聚集在山林,或者攻占村寨和小城镇,根本不去触碰禁卫第三师驻扎的城市。

而且一旦禁卫第三师前去围剿,这些人立刻一哄而散,换个地方继续闹事。

倭六国因为大量的本土兵力被抽调一时难以完成剿匪,这让大明陷入了新的被动,这动乱都快波及的家门口了

纷乱的形势下,朱慈烺顶着压力等着前线的最后一战的最新消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